第9章现当代散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章现当代散文

第九章 现当代散文 第一节 现当代散文概述 一、现代散文的发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现代散文的两大风格:一种是借散文议论社会思想和文化,比较看重散文表达的知性内容。另一种是侧重个人性情的展现,多用娓语对话的方式,描摹生活细节,呈现冲淡平和、清新自然的风致。 1、第一个文学十年(1917-1927) 1921年,周作人发表了专门探讨现代散文概念的《美文》; 1924年,《语丝》创刊,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的创作,“语丝体”; 成就:周作人《北京的茶食》、冰心《笑》《寄小读者》、朱自清《荷塘月色》、丰子恺《缘缘堂随笔》、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陈源《西滢闲话》、钟敬文《荔枝小品》、孙伏园《伏园游记》。 2、第二个文学十年(1927-1937) 周作人散文由启蒙主题转为开掘民俗和传统文化,林语堂大力提倡幽默小品文,以《人间世》《论语》为阵地。 “京派”作家群:沈从文、朱光潜、何其芳等。 左翼小品文:瞿秋白、茅盾、唐弢、徐懋庸等。 纪实报告文学:夏衍《包身工》、邹韬奋《萍踪寄语》 3、第三个文学十年(1937-1947) “鲁迅风” 1940年左翼作家创刊《野草》 王力《龙虫并雕斋琐语》、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冯至《山水》、梁实秋《雅舍小品》、张爱玲《流言》 重要作家 鲁迅: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岁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 记叙散文:《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周作人:文字冲淡平和、趣味平淡悠远:《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乌蓬船》 郁达夫:创造社的主要作家,自叙传散文《零余者》《感伤的旅行》、记事抒情散文《还乡记》、游记《屐痕处处》《闽游滴沥》 林语堂:性灵幽默大师,《剪拂集》,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提倡幽默小品创作。 冰心:美文家。代表作品有《寄小读者》《往事》 沈从文:关注湘西的“乡下人”。散文作品有《湘行散记》《湘西》《记丁玲》。 二、当代散文的以展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建国后至文革前: 1、新中国成立后的报告文学: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巴金《生活在英雄中间》 2、20世纪60年代初散文的三种模式:杨朔《海市》、刘白羽《红玛瑙》、秦牧《花城》 3、杂文:杂文专栏《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长短录》,代表作家吴晗、邓拓。 文革后新时期的散文创作: 回忆性散文:孙犁《晚华集》《无为集》、陈白尘《云断梦忆》、丁玲《“牛棚”小品》、杨绛《干校六记》、巴金《随想录》。 80年代重提美文概念。张中行《负暄琐话》、金克木 《天竺旧事》《文化的解说》、王佐良《一次动情的放行》。 90年代散文创作:文化散文:余秋雨《文化苦旅》、史铁生《我与地坛》、张承志《荒芜英雄路》、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与“爱”》、周国平《人与永恒》、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随笔:欧阳江河《纸手铐:一部没有拍摄的影片和它的43个变奏》、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陈丹青《多余的素材》、沈宏非《写食主义》等。 重要作家 贾平凹:民间风俗的展示者。《月迹》《一棵桃树》、《商州初录》《商州又录》、《说话》《四十岁说》等。 余秋雨:历史文化的哀鸣者。《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 第 二 节 散 文 选 一、朱自清《给亡妇》 作者简介: 朱自清,本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11月生于江苏东海,后定居扬州。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应聘来清华执教。长期担任清华中国文学系主任一职。1948年病逝于北京。 代表作品 写景抒情散文集《踪迹》、《背影》、《你我》、游记散文集《欧游杂记》 写景抒情名篇:《匆匆》、《河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絮语散文名篇:《背影》、《给亡妇》 《伦敦杂记》叙写手法类似新闻报道。 1948《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 散文结构 书信体散文 1、概述几个孩子3年来的成长近况。 2、写妻子对孩子们的照顾与含辛茹苦。 3、回忆生活的点滴,写妻子对自己的关爱。 4、写妻子的好脾气与积劳成疾。 2、写上坟和对妻子的告慰之情。 线索:作者对妻子武钟谦的深情厚谊构成本文情感线索。文章自始至终贯穿着夫妻深情,朱自清在行文里既感念着妻子的贤惠,又隐含着做丈夫的某种自责与懊悔。 人物刻画:通过细节动作和生活点滴来刻画人物形象。 语言风格:具有明显的絮语散文特点。 絮语散文 讲究在行文中将记叙的对象置于平等、对话的角色,无居高临下地指摘,也无盛气凌人地批评,而是朋友对话一般,由个人主观散漫地、琐碎地写出所要表达的内容,状似细语闲谈。 二、何其芳《黄昏》 作者简介: 何其芳,诗人、散文家,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 散文集《画梦录》、《还乡杂记》(原名《还乡日记》) 诗集《预言》 写作特色 1、追求散文文字的色彩美。 2、丰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