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题高三语文剖析.doc

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题高三语文剖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题高三语文剖析

试卷类型:A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 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次 本试卷共10页,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2. 选择题(选考题的选择题除外)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 或草稿纸上。 3. 非选择题(包括选考题的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 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 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完成题。1.下列关于“用典”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典作为一种文学修辞, 是指人们在行文中引用(或借用)前人的言论和事迹等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亦即刘勰所说的“据事以类义”、“援古以今”。 B在中国,用典修辞早已有之,然而在西方,直到上个世纪才出现,比中国晚了很多。 C用典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引用,直接引用前人言论和事迹,一种是化用,把前人言论和事迹化在自己的诗文里。 D西方文论中所说的“互文性”,指从别的文章中引用了、化用了某些成分,其意思与中国古代的用典相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已B.《诗经》不断被后人“引用”或“化用”,创作成新的诗歌作品,这也说明了用典是社会精神文化生成的产物。 C“江西诗派”把“用典”推到极端,提出“夺胎换骨”和“字字有来处”的主张,这与宋代士人崇尚重书本轻生活的风气有关。 D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造,而且二者密切相关,继承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继承的变化发展;这当中“用典”。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士人之所以逃向书本,是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现实社会问题很多,而且他们觉得他们面对的现实问题无法解决。 B“用典”这种文学修辞与社会文化渊源很深,与社会精神文化的生成、发展,与各时代不同的社会风气及士人崇尚的不同风气密切相关。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句诗中的“塞上长城”是化用南朝大将檀道济被宋文帝冤杀时所说的“乃坏汝万里长城”一语,这就是用典,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D用典是一种重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 B.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 C.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 D.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则黥为卒”中的“黥”是古代的一种刑法,一般是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也叫“墨刑”、“刺字”等。 C.“众请戮偏裨以塞责”中的“偏裨”指偏将,裨将,是将佐的通称。古代佐助大将的将领称偏裨,亦称副将。 D.“赠银青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永在小学进修学业,考试常常取得第一名,祖父告诫他要谦逊,他从此不再参加此 类考试,直到祖父去世服丧完毕更换了考试名衔,考中进士。 B.孙永被加任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他上奏折反对王韶提出的攻取熙河的计策,后来 又因为这件事降为天章阁待制、知和州。 C.孙永不赞同黥面等肉刑。他认为让人畏惧法令而不革除私心,即使是府吏,也不敢保 证他一定不会犯法。而坏人的肌肤,对仁政有很深的害。 D.孙永。他病重不能上朝,神宗派遣前去调治,又次命身边侍从去问安,并虚位以待。范存仁和苏颂都称赞他有治国之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阅读下面这诗,完成—9题。8.此诗首联与杜甫《登高》颔联相比,所描述的秋景对全诗情感抒发有什么不同的作用?请作简要分析。(5分) 9.有人评论杜牧此诗“语虽达观而意含抑郁”,你认可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辛弃疾在他的《破阵子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鸟兽都不易通过来反衬蜀道之高险难行的两句是: ,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