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秦叙事诗基本线索及相关研究考察.doc
先秦叙事诗基本线索及相关研究考察
x【 内容 提要】
描述甲骨卜辞、铭文隐含叙事歌形态,从《易经》爻辞保存的古歌和《诗经》《楚辞》及其逸诗提供的叙事诗中 分析 其基本状况及叙事形态多样化特点。基于叙事文学渊源的探讨,本文对先秦叙事诗基本情况及相关 研究 进行考察。
一
根据人类文化学与 艺术 史的研究成果,人类早期维系生存的狩猎和巫术融为一体,是重大的 社会 活动①。保存在《吴越春秋》的《勾践阴谋外传》中的《弹歌》被认为是原始猎歌②,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诗歌。《弹歌》是两字歌,全是无主动宾词组,歌中“做…什么”表达的十分明确,突出了对动作性质的关注和区分,以及对目的性的强调。这种表达方式也见于《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中的《候人歌》。《候人歌》虽仅有两实字,但表达语义完整,反映出对动作及其性质关注和区别的思维方式。在《弹歌》里“做”和“什么”捆绑在一起,动宾词组构成最小的叙事单位,其序列构成开端一继续一实施一结果接续的表达方式,表现了关注实现方式和过程的民族叙事特点。
《弹歌》简洁表达方式,与我国早期书面语言记录材料、记录方式及其限制有关。如甲骨卜辞:
王占曰:有崇。八日庚戍,有各云自东,宦母。昃,亦有出虹自北,饮于河。③
甲骨文因刻写限制(包括铭鼎铸字)要求叙事简洁,但简洁的卜辞把时间、地点、原由、引发的现象、结果陈述的十分清楚。若把上述卜辞的个别连
词和副词去掉,顺序排列:
八日庚戍,
有云自东,自北出虹,
(龙)饮于河。
即为歌。这段卜辞含韵,“庚”“云”“东”“虹”“饮”分别为耕部、文部、东部、蒸部,为阳声合韵,谐声主要在句尾。占卜活动伴有巫术歌舞,甲骨卜辞有吸收叙事歌谣的可能,一些卜辞隐含诗歌形式,存在比《弹歌》复杂的叙事形态。甲骨卜辞多以设问方式陈述,叙事形式上属问答式。有的甲骨卜辞采用重复形式,如据李圃《甲骨文选注》三十四释文:
戊午卜,贞:
王其田,往来亡灾?戊辰卜,贞:
王其田,往来亡灾?壬午卜,贞:
王其田,往来亡灾?
有的以不同方位组合,据上书四:
东方曰析风曰协,南方曰因风曰凯,西方曰丰风曰夷,北方曰勹风曰冽。
尚有众所周知的如王宇信《甲骨文精萃》释文: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相对稳定的语言组织形态,透露出当期的叙事歌存在问答式、方位式和重复组合式叙事特点。
商周时期国家礼祭活动和宗庙祭祀告示的铭文,是继甲骨文后的文字材料。西周早期武王大丰簋铭文中已出现韵语,西周后期虢季子白盘铭文中明确使用了音韵。后者采用了重复形式:
王曰伯父,孔显有光。王锡乘马,是用佐王。锡用弓,彤矢其央。锡用钺,用征蛮方。子子孙孙,万年无疆。④
在形态上表明同样与叙事歌存在一定联系。
协韵是歌唱的 自然 现象和必然要求,歌唱为韵文的形成提供了广泛的社会来源。西周强大的礼乐文化促使书面语言吸收歌唱的形式,促进了韵文的定型⑤。事伯硕父鼎铭的“万寿无疆”、吴王光鉴铭的“惟王五月,既字白期,吉日初庚”、“用享用孝,眉寿无疆”句都不宜作散文看待,有吸收歌谣表述的可能。由前述铭文反推,殷商存在不分章的叙事诗歌,详细情况有待研究。周铭文的同期的叙事歌已见记录于《诗经》的《周颂》里。从《周颂》叙事歌如《昊天有成命》,及以《烈文》用语“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於乎!前王不忘”,与吴王光鉴铭“用享用孝,眉寿无疆。往已!叔姬虔敬,乃后孙勿忘”,及事伯硕父鼎铭“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用语的比较,表明铭文时期存在叙事诗歌现象。这类叙事诗歌内容多与 历史 相联系。
二
占卜是先民重大的社会活动,卜辞是观察早期叙事文学重要 《易经》中的古歌,有二言句式,如《坤》:“履霜,坚冰。直方,含章”,有三言句式,如《需》:“需于郊,需于沙。需于泥,致寇至”,有四言句式,如《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知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三、四言句式在《易经》中较多。可以说《易经》古歌涵盖了《诗经》前多种诗歌形式。
句法上采用重复和叠音方式,如《渐》中“鸿渐于干”“鸿渐于陆”“鸿渐于木”“鸿渐于陵”“鸿渐于阿”。古歌中“谦谦,鸣谦,劳谦,谦”,“鸣豫,盱豫,由豫,冥豫”,“干父之蛊,干母之蛊,干父之蛊,裕父之盅”,“咸临,威临,甘临,至临,知临,敦临”的前或后的叠音,促使诗歌走向规整化。
存在叠句叠字现象,如“同人于野,同人于门,同人于宗”、“笑言哑哑”、“长子帅帅”、“履道坦坦”、“束帛戋戋”、“憧憧往来”、“家人(he),妇子嘻嘻”、“震苏苏,视矍矍”,这些运用增强了歌唱性,促进了创作中字声音韵的自觉的使用。《小过》“飞鸟遗之音,翰音登于天”,表明对 音乐 叙事功能有了相当的认识。
《易经》中《艮》有“艮有辅,言有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