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中国古代家训中的现代性教育资源探析.doc
关于中国古代家训中的现代性教育资源探析
[ 论文 关键词]家训 现代 价值 分析
[论文摘要]家训作为 中国 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先辈们数千年的 教育 经验,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熏渍陶染”、“德教为先”、“情法兼施”等教育方法,对我们当下的教育工作仍然有着很好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家训”,又称庭训、庭诰,家范、家戒等,是用以规范家庭成员行为及处理家庭事务的一种准则。{它是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道德文化中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传统与现代之间维系着一条不可害4断的纽带。”121研究这种文化,不仅可以使当代人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且对当今的教育丁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L.编辑。
一、“熏渍陶染”——教育应当注重环境的习染
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 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l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就包含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关于这一点,中国古人很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墨子曾经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不变。”[41苟子也有类似的观点:“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惧黑。”呖史上关于这方面的实例也有不少,据司马光《家范》记载,孟子家曾在坟墓附近,孟子常“嬉戏为坟墓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日:‘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旁,其嬉戏为炫卖之事。孟母又日:‘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戏乃设俎豆,辑让进退。孟母日:‘此真可以居子矣!’遂居之。”可见孟母十分重视选择优越的环境来教育儿子。
从浩如烟海的家训中,我们可以看出先人特别注重环境对子女教育的影响:一是注重人事氛围,主要体现在教导子女交友要慎重。南宋江端友在《戒子》篇中说:“与人交游,宜择端雅之士。若杂交,终必有悔。且久而与之俱化,终身欲为善士不可得矣。”这种注重人事氛围的教育方法,在当今仍不失其价值。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要有友谊围绕在自己身边。但朋友分为“益友”和“损友”,益友能够在品行、学识等方面帮助你进步,能够在某些方面给你良好的影响;损友却能在不知不觉中用不良的东西影响你、腐蚀你,导致你在道德品行上倒退,严重者甚至使你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而毁掉你的一生,此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81。在中国古代家训中,关于“慎交友”的精辟论述还有许多,明代吴麟徵的《家诫要言》中有“师友当以老成庄重、实心用功为良。若浮薄好动之徒,无益有损,断断不宜交也。”嗍明代庞尚鹏的《庞氏家训》中有“若交游非类,济恶朋奸,是自阱其身也。娼嫉正人,厌闻正论,直待亡命破家而后悔,已无及矣。”llOl_~是注重家庭氛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风的熏陶上。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l1意思是说同样的一句话,人们总是相信亲近的人,同样的一个命令,人们总听从所敬佩的人。由于家庭成员长期生活在一起,长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子女有着很大的影响,清人汪汲《座右铭类编·贻谋》中就说过:“父兄暴戾,子弟学样。父兄幸或免祸,弟子必有贻殃。”1121只有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的长辈,才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此正所谓“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圆。身者,事之规矩也。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31中国古人特别强调家风建设,注重家风对后代的陶冶作用,《颜氏家训》中就有“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自先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㈣司马光的《家居杂仪》也有“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L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其今后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其中家风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和前途。古人关于家风的论述,对今天我们家庭教育仍有很大启示。三是注重社会风气的影响。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社会风气对人有重大影响,“……今令三月婴儿生而徙国,则不能知其故俗。由此观之,衣服礼俗者,非人之性,所受于外也。……人之性无邪,久湛于俗则易,易而忘其本,合于若性。”
l61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会将教育内容与所感知的现实环境加以比照,来决定自己的接受态度。社会风气作为现实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人的影响是至深的,良好的社会风气能使人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不良的社会风气会使人产生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在中国古代“家训”中,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也有许多,曾国藩在咸丰六年十一月初五给大儿曾纪泽的信中就曾说过:“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共戒之,至嘱至嘱。”ll7说的是京城社会骄、奢风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管执法队员百分制考核细则.docx VIP
- 高血压的诊治PPT课件.pptx VIP
- 第二单元第04课时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课件)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pptx
- 健身会所操课教练工作流程及规范 .pdf VIP
- 《江苏省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生活和农业用水定额(2025年)》.docx VIP
- 国投证券-固态电池系列报告(一):未来已来固态电池行业迎来产业驱动.pdf VIP
- Hubsan哈博森无人机ZINO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选择题专练30题 .pdf VIP
- 高危高尿酸血症药物降尿酸治疗专家共识(2025版).pptx VIP
- 2025湖南郴州桂阳县招聘25名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