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呼吸系统PPT
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解剖教研室 第一节 呼吸道 1.熟悉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上、下呼吸道的概念。2.了解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 3.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开口及临床联系。 4.了解喉的位置、喉软骨的组成、喉的连结、喉肌 及其功能。 5.熟悉喉腔的分部和粘膜结构特点 6.掌握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7.了解气管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 气管和主支气管 1.粘膜层:表面粘液含溶菌酶,SIgA 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固有层:有血管,N,LT,浆C→IgA 2.粘膜下层:血管,N,LT,混合腺 S 3.外膜 软骨:透明软骨,环状、片状 疏松CT 气管光镜结构 气管模式图 第二节 肺 1.掌握肺的形态结构、位置和功能。 2.熟悉肺导气部和呼吸部的组成;导气部管壁结构的变化规律;呼吸部形态特点与功能的联系。 3.熟悉气-血屏障的组成、概念。 4.了解支气管肺段的概念。 5.了解肺泡隔的组织结构特点。 二、肺的微细结构 肺叶支气管 肺段支气管 导气部 小支气管 (传导气体)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小叶 肺泡管 (锥形) 呼吸部 肺泡囊 (气体交换) 肺泡 肺内导气部的结构变化规律 随着分支不断增多,管径逐渐变细,管壁逐渐变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逐渐变为单层柱状皮,管壁中的其他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归纳为“3个减少,1个增加”: (1)杯状细胞 减少 消失; (2)腺体 减少 消失; (3)软骨片 减少 消失; (4)平滑肌增生,形成完整的环形。 呼吸部的形态特点与功能的联系 呼吸部 上皮 特点 呼吸性细 单层立方,有的有纤毛; 管壁出现肺泡;有薄层弹性组 支气管 有Clara细胞 织,少量平滑肌。 肺泡管 单层立方至扁平, 有大量肺泡及肺泡囊开口,相 无纤毛 邻开口之间有薄层结缔组织和 少量平滑肌,故呈结节状膨大。 肺泡囊 单层,肺泡上皮 数个肺泡共同开口处无结节状膨大 肺泡 单层,有I型和 血-气屏障;有大量毛细血管、 II型肺泡细胞 弹性纤维和肺巨噬细胞。 肺泡与肺泡隔 肺泡隔、肺泡膜和肺泡孔 呼吸膜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透过的 结构,也称气-血屏障。 第三节 胸膜与纵隔 1.掌握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 2.掌握胸膜的分部;胸膜隐窝、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3.掌握纵隔的概念。 4.了解纵隔的组成和分部。 肺泡管 肺泡 肺呼吸部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囊 I型肺泡细胞与II型肺泡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的区别 I型肺泡细胞 II型肺泡细胞 形态 扁平形 立方或圆形 功能 参与气体交换 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呼吸膜示意图 o2 肺泡腔 co2 肺泡腔面液层 肺泡上皮 肺泡上皮的基膜 薄层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的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 毛细血管腔 教学目的与要求 * 第六章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呼吸系统概况 概述 一、组成 1.呼吸道:鼻、咽、喉(上呼吸道)、气管、主支气管及其分支(下呼吸道)是通气的管道。 2.肺:是气体交换的器 官。 二、功能 1.进行气体交换:吸入O2排出CO2。 2.与嗅觉和发音功能有关。 一、鼻 (一)外鼻 (二)鼻腔 (三)鼻旁窦(副鼻窦) 第一节 呼吸道 一、鼻 (一)外鼻 分鼻根、鼻背、鼻翼、鼻尖。 嗅区和呼吸区 (二)鼻 腔 以鼻阈为界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 1.鼻前庭:复以皮肤、生有鼻毛。 2.固有鼻腔: (1)外侧壁: 有上、中、下鼻甲;鼻甲的下方有上、中、下鼻道。 (2)鼻粘膜: 分嗅区和呼吸区。 (3)内侧壁 鼻中隔由筛骨垂直板、犁骨和鼻中隔软骨复以粘膜而成);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血管丰富而表浅,受外伤或干燥空气刺激,血管易破裂而出血,称易出血区(Little区)。 (三)鼻旁窦(副鼻窦) 1.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2.额窦:开口于中鼻道。 3.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4.筛窦:前、中组开口于中鼻道,后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点内容整合练习含答案及解析.pdf
- 植物界 一、植物界的主要类群.ppt VIP
- 【36页PPT】CQI23模塑系统评估.pptx VIP
-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模拟练习题附答案6.doc
- 2022-LY-022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pdf VIP
- (高清版)W-S-T 403-2024 临床化学检验常用项目分析质量标准.pdf VIP
- YYT1437-2023 医疗器械 GBT42062应用指南.pdf VIP
- 2025年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全导+地导》真题卷(含答案).pdf VIP
- CBT 3000-2019 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docx VIP
-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