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英译中的翻译补偿方法研究.docVIP

《史记》英译中的翻译补偿方法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记》英译中的翻译补偿方法研究.doc

《史记》英译中的翻译补偿方法研究   摘 要: 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英译《史记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一些典型译例,对译者在翻译《史记》文化信息时所采用的补偿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杨译主要运用直译加注、增益和释义等方法弥补译文的意义损失和文化损失,成功地将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译语读者。   关键词: 补偿 ?钕芤? 戴乃迭 《史记选》 方法   1.引言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过程涉及原语和目的语之间语言文化信息的转换。由于语言文化差异等因素,翻译必然导致一定程度上的语言缺损与失真。王佐良曾指出“翻译最大的困难,就在于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1]。对于异质文化读者来说,原文蕴含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在其认知语境中可能会造成缺省,而这样的缺省常常会引起其对原作理解上的偏差与障碍。因此,译者必须有意识地进行翻译补偿,通过运用多种补偿方法,尽力弥补译文效果,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   《史记》是中国典籍中的精品,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传统文化,《史记》的英译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史记》英译的研究很少,已有研究主要包括《史记》英译状况的概述和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研究视角从社会语言学、生态翻译学、接受理论、功能翻译理论及翻译伦理等切入,鲜有从翻译补偿角度对《史记》英译的研究。此外,译本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华兹生和倪豪士译本,对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以杨译本为研究对象,探究译者在翻译《史记》文化信息时,如何运用补偿手段来弥补译文的意义损失和文化损失,帮助西方读者准确全面地理解《史记》,进而为典籍的英译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2.翻译补偿   莫娜?贝克在其《翻译研究百科全书》中指出,“补偿是一种翻译技巧,即译者通过借助译入语特有的语言手段,尽力弥补译文在语义、声音效果、修辞以及语用效果等方面的缺损,以使译文达到与原文大体相同的效果”[2]37。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学者如奈达和泰伯、纽马克、赫维和希金斯等对翻译补偿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颇有建树的成果。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赫维和希金斯的研究,他们提出了四种补偿类型[2]38:compensation in kind(类比补偿),即在译文中运用与原文不同的语言表现手段进行补偿;compensation in place(换位补偿),即译文在不同于原文的位置进行补偿;compensation by merging(融合补偿),也就是在译文中将原文多个特征融合在一处表达;compensation by splitting(分解补偿),即将原文一个词语的含义化入到译文较长的一段话中。本文以国内学者马红军提出的补偿类型为依据,他认为,“补偿手段可分为显性补偿与隐性补偿。前者指明确的注释,体现译者的异化翻译倾向;后者指译者充分调动各种译入语手段,对原文加以调整(包括增益、释义等),反映出译者的归化翻译策略”[3]37。   3.杨宪益《史记选》英译本的翻译补偿策略   下面将通过一些具体例证,分析杨宪益、戴乃迭在其《史记选》英译本中(以下简称杨译)的补偿方法。总体来说,杨译倾向于使用注释,间或运用增益和释义的方法进行补偿,保证了原文意义的准确传递。   3.1显性补偿   译本中,直译加尾注是比较多见的补偿手法。译者通过在文本后加以注释,详细交代人物身份、地名等文化背景知识,解决了西方读者阅读中出现的意义真空,帮助其理解了原文的含义。   例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Several times Fan Zeng shot Xiang Yu meaningful glances and three times, as a hint, raised his jade jue ...[4]121   中文读者自然能领悟到“珏”的谐音含义,“珏”与“绝”谐音,意为“断交”。范增多次给项羽使眼色,用玉珏暗示项羽杀掉刘邦,与刘邦彻底决裂。项羽虽在鸿门宴之前决定要剿灭刘邦,但听到刘邦一番辩解后,杀刘邦的动机消失,且感到羞愧,所以沉默不应。西方读者看到his jade jue,想必体会不出这样的隐含意义。杨译在将“珏”音译后,在尾注中解释“珏”的含义:“An ornament in the form of a broken ring. He was hinting that Xiang Yu should break with Liu Bang.”有益于读者理解鸿门宴事件和项羽的为人不忍、性格天真和缺少政治判断力。   例2:孔子曰:“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   Countered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