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师职称申报论文申请工程师论文︰“高工”打杂引出的话题
工程师职称申报论文申请工程师论文:
“高工”打杂引出的话题
笔者曾为高级工程师余良农被贬釉出干些搬搬菩货物的事写过一篇文章,为佘的不幸遭遇鸣不平,扦击轻视知识、糟踏人才的不正常现象,呼吁全社会草重知识、尊重人才。翻阅近日的《科技日报》,一条“高工打杂”的标题引起笔者的注意。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入人心、各地高价争夺人才的今天,竟然再次发生高工被糟踏之事,岂不令人义愤填膺!可随着阅读的深入、对详情的了解,义愤随之消失,不禁升腾起难以言状的惆怅。
1988年,这位“高工”毛遂自弄,从一军车工企业调到沈阳市市政工程机械厂。当时厂里对他十分器重,让他在技术科挑大梁。没怒到,他负责设计的产品漏洞百出,企业因此损失了八、九万元。之后,厂里先后为他换了几个部门,可他都不能胜任。无奈,厂里只好分配他去打杂—推煤、扫地、清理下水道等这些没有什么技术要求、再简单不过的体力劳动。这样“高工”便成了“打杂工”。
高级工程师,是对某一学问有专门研究或植长某项技术的人,他从事的工作应是复杂的脑力劳动。笔者思来怒去,实在难以把他同只是作一般简单劳动,与其所学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打杂工(笔者绝对没有轻视普通劳动者的意思)联系在一起。笔者甚是疑惑:难道是记者搞错了,或者那“高工”职称是弄虚作假搞到的?
一未搞错,二未弄虚作假。翻开这位“高工”的人生履历,清清翅楚地记载着:1961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学的是化学机械和设备设计专业。参加工作之后,从助理工程师升到了工程师,1992年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高工”职称是千真万确的。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高工”,多年来不仅平庸无建树,而且几乎是没有什么专长!这简直令人难人置信!
长吁短叹之余,一位同事却笑笔者“天真”,讲述起他的一个远房亲戚黄某的真实故事:黄某60年代在一所医专读了一年的书,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便回乡务农,后落实政策特其安排在某中学当校医,其工作无非是给受伤的学生擦擦红永,发一点“APC.“去痛片”之类。1982年开始评职称了,黄某凭其悠长的资历被评为外科主治医师,尽管他连外科手术中最简单的闹尾切除手术也未作过。1988年,黄某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成为“专家”。听罢黄某的故事,想想“高工打杂”的新闻,这可都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所谓“高级知识分子”呀!岂不令人感叹、深思!
笔者联想到目前我国的职称考评制度。具备一定的文凭(学历),加之一定的工龄(资历),当然无什么大的过错,便能获得相应的职称甚至高级职称;一些无文凭虽有才学,或虽有文凭和才学却因工龄未到者,只能望“证”(职称证书)兴叹。获得一定的职称,工资、福利住房、医疗等就会享受优待(这是应该的),然不合格者也会想方设法地获取它以享其惠。毫无疑问,我国的职称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爱护、对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对各项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这种“学历+资历~职称”的考评、能上不能下的职称终身制以及职评中的人情风、关系网所造成的职称过滥、名不副实、贬值以及其他负效应也不容忽视,于人才、于事业都是有害的。
沈阳市政工机械厂敢为天下先,让“高工”中的庸者、“阿混”下,是思想解放、有胆有识之举。否则,会给企业造成新的经济损失,影响群众干工作的积极性,也姑碍他人施展才华。该厂淘汰不称职的“高工”这一重大举措,不仅可以避免上述现象,而且是知人善任、因材施用的另一种表现;同时,还能给“南部先生”以震摄,令其自量而有“自知之明”,别再“滥竿充数”,从而保证职称的货真价实,维护知识分子的形象、人才的地位、知识的价值,真乃一举数得。笔者认为,这很值得其他单位和部门借鉴;同时对现行的“职评”制度,似也应加以必要的完善和改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7–10单元单词记忆练习.doc
- 山东省莱芜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莱芜1中2011届高32轮复习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 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中学七年级历史(上)第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案鲁教版.doc
- 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中心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山东省菏泽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菏泽市2013届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试卷.doc
- 山东省胶南市王台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山东省莱芜一中2011届高三复习诊断性测试〔二〕〔期末〕〔数学理〕.doc
- 山东省菏泽市2013年9年级中考物理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