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审美形态的隐喻与象征.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为审美形态的隐喻与象征.doc

作为审美形态的隐喻与象征   摘要:隐喻与象征是一组联系非常紧密的概念,甚至有的语言学家、修辞理论家和哲学家认为,两者没有什么区别。本文重点从审美的角度,对这两个审美类型的联系与区别作了论析。   关键词:审美形态;修辞;隐喻;象征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隐喻,英语作metaphor,希腊语作metapherein。meta一词意为“超越”,pherein意为“运载”或“变换”,两者相合,就是对物体作超地域的运载或对客体的属性作跨类的变换。比喻,即tropikos和tropos,其希腊语源学意义,也与“转动”或“传动”相关;古拉丁语中的tropus,则已经有了“隐喻”或“比喻”的含义。所以,无论是metapherein,还是tropos,从其辞源学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隐喻:通过对实际事物的异地传递,以诠释隐喻本身的转义或传输的功能和意义。因为隐喻从本质上说,就是通过联想进行意义的跨类转移或跨位变换。   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字是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类同字。”(注:参见 [希腊]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73页。)亚里士多德主要从修辞学角度谈隐喻,比如他举荷马史诗中“用铜刀吸出血来”的例子,认为用“吸”这种活物的动作来代替刀“割”这种死的工具的动作,就是以“种”作“种”,而用“停船”替代“泊船”,就把在陆地“停车”的“停”替代的水中“泊船”的“泊”,这是以“属”作“种”。他还举例说,“老年之于生命,又如黄昏之于白昼”,所以人们会称老年为生命的黄昏。(注: 参见[希腊]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74页。)必须承认,亚里士多德抓住了隐喻建构的最重要方面,即跨类的替代与跨位的转义。   如果说话语(discourse)是经验的既定编码与一连串的现象之间的“往返”运动,那么,隐喻就是在话语的这种往返运动过程中,活跃在既定编码和尚未编码的概念对象之间或者说在熟悉的世界和陌生的世界之间的摆渡者。我们也可以说,隐喻是思想的梭子,是灵巧地穿越在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熟悉世界和陌生世界、完整世界和破碎世界、优美世界和丑陋世界、生命世界和死亡世界之间的梭子。因为它常常在相距遥远的两类意象、两种思想或意象与思想之间实现意义的对接。   修辞学认为寓意是一个长的隐喻(注:参见 [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著,王国卿译《象征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9页。),隐喻是一个短的寓意,而有些英文辞典已经在metaphor和allegory,allegory和fable之间画上了等号(注:参见M.H.曼德尔编著《钱伯斯同义词与反义词辞典》,“metaphor”条和“fable”条,钱伯斯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24页。不仅如此,本雅明、保罗?德曼等人在论述隐喻时,也没有在这些概念间作细分。),这样,我们就有理由将隐喻(metaphor)、寓言(fable)和寓意或譬喻(allegory)不加区别,按照同一种类型进行论述了。   隐喻和象征一样,起源于神学的动机。古代智者为了给宗教和信仰增加神秘性和威严感,就把他们的发现以韵诗和寓言的形式掩藏起来,以便培养人们对上帝的恐惧和对美德与善行的追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寓言(和象征),是古代智者给神秘的思想和宗教观念赋魅的一种策略,当然,也是一种形式。      图1 让-巴普蒂斯德?勒尼奥:自由或死亡,1795年德国汉堡美术馆藏      隐喻的建构,属于一种二重结构,主要表现为显在的表象与隐在的意义的叠合,所指向能指的秘密嵌入。无论是作为一个单一的隐喻表述,还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寓言结构,隐喻必须建构一个有意味的表象或者有张力的形式。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之所以敢于说,一切美都是譬喻(《关于诗歌的对话》)(注:参见 [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德尔贝尼之所以敢于在《艺术诗学》中提出“诗歌原本不过是寓言神学”(注:参见 [德]瓦尔特?本雅明著,陈永国译《德国悲剧的起源》,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这样的命题,其原因即在于此。   隐喻也是同一和差异之间的二项对立,是差异与同一的腾挪转换。克里格就认为,在诗性隐喻里,有许多东西是无法运用推论逻辑解释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既可以视为相反的、可逆的,又可以视为同一的。一方面我们会发现,本体全部瓦解到喻体的范围中去,我们全部看透了喻体,把世界简约到它的尺度,并发现它满含意义,而且,发现它里面的意义是一个充分具象化的隐喻。另一方面,我们虽然看到了这一切,但我们同时知道,喻体并不是它的意义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