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边塞诗2012–三星上课教案
自主练习讲评——诗歌鉴赏部分
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剖析答案,分析得分或失分的原因,引以为戒,对答案进行“正误纠偏”,提醒学生答题基本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次诗歌鉴赏做得极差,班级均分只有3.4分,最高分6分,只有姜旭、张旭阳两人,李晶晶、张艺婷、董舒路、严茂茂、杨鹏1分,孙旺0分,这堂课我们将针对同学们答题存在的问题,剖析答案,分析失分的原因,引以为戒,并总结答题规范。
二、评讲试题。
(一)了解边塞诗。
1. 题材:这首诗是什么题材的诗歌?——边塞诗。
2.我们来看看边塞诗高考时怎么考的?
( 20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语文高考试题)
雨 雪 曲
江 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5分)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3.你能从这三首诗中总结出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吗?
学生讨论、小结。教师相机补充。
意象:
①边塞之地:楼兰、轮台、阴山、凉州、受降城、玉门关………
②边塞之景物:黄沙、秋月、雪山、大漠、孤城、黄河、长云……
③边塞之乐:羌笛、胡笳、琵琶,《梅花落》、《关山月》、 《折柳曲》、《怨杨柳》……
④战争之意象:烽火、羽书、 辕门、角鼓、旌旗、雁飞鹰扬……
画面特点常用词语有:
雄浑、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苍凉、肃杀、萧条、萧瑟、荒寒、凄寒……
情感:
卫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
久戍边地,思乡念亲的悲情;
对战争的厌恶,对百姓和戍边将士的同情,对朝廷穷兵黩武的不满。
(二)读懂诗歌。
刚才我们从整体上了解边塞诗的特点,现在回到试题。
从哪些意象看出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虏骑、关云、胡沙、高阙、长城、节旄。
鉴赏诗歌的前提是读懂,请同学把全诗意思串讲一遍。
一名中等同学串讲。
教师点拨。
题目:“雨雪曲”是乐府曲辞,以鼓角为伴奏,其声悲咽,如姜夔的“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此处“雨”应读为“yù”,动词,意思是“下”。雨雪:下雪,飞雪。
基调:悲。
首联: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交代时间:三秋,深秋;地点:边关;事件:虏骑入侵。
颔联: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抓住典型景物写边关景象:雪像胡地的风沙一样茫茫一片,冰像故乡(汉)的月亮一样明亮。(“暗”不是昏暗、暗淡,想一想杨炯《从军行》:“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冰雪长城概括画面特点时间、地点、概括景物特点。
表现手法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描写
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白描
视角变化:视觉、听觉、触觉
远近、上下、俯仰
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借事抒情
【答题套路】
点(点明手法名称)
析(结合诗句分析)
评(指出表达效果或思想感情)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分)
【请你评分】
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唐朝军队衰落的感慨之情,和对岁月变迁、物是人非、战事纷扰不断的悲叹之情。(张艺婷)
尾联表示对远出使臣悲惨命运的同情、怜悯,对和平的希望,以及对天子对出征使臣漠不关心的不满、斥责之情。(姜旭)
【参考答案】①对边关将士战死沙场的同情(2分);②对边关将士战死沙场姓名却不被天子所知的不平(2分)。
教师总结:在答题时,我们一定要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答案要靠船下篙,结论在前,分析在后。这也是我们做诗歌鉴赏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迁移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 下 曲
戎 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