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园艺新秀——矮麦冬的应用及繁殖技术.doc
园艺新秀——矮麦冬的应用及繁殖技术
园艺新秀矮麦冬的应用及繁殖技术
矮麦冬,又名玉龙,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东部和南部,具有医疗价值和园艺观赏价值,市场发展前景看好,发展势头迅猛,是不可多得的药用兼园艺植物。
1 矮麦冬介绍
1.1 形态特征
矮麦冬是多年生草本,株高5~10 cm,比普通麦冬矮(普通麦冬株高14~30 cm)。根茎细长,匍匐有节,节上有白色鳞片,须根多且较坚韧,微黄色,先端或中部常膨大为肉质块根,呈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叶丛生,狭线形,长7~9 cm(普通麦冬叶长15~40 cm),宽1.5~4 m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稍扩大并在边缘具膜质本文由.L.收集整理透明的叶鞘,墨绿色。花葶比叶短,长5~10 cm,花茎从叶丛中抽出,比叶短;总状花序,每个苞片内着生l~3朵花,夏季开淡蓝色小花,雄蕊6,雌蕊1,花丝极短;子房半下位,3室。浆果球形,成熟时蓝黑色;种子1粒,球形,蓝绿色或黄褐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种子有一定的休眠特性,在5 ℃左右的低温条件下经过2~3个月能打破休眠正常发芽。种子寿命为1年[1-2]。
1.2 生长习性
矮麦冬相比普通麦冬而言,对土壤的适应性极强,但以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或腐殖质土为佳,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生长,但以50%~70%的光照强度叶色较美。此外,矮麦冬喜温暖湿润、较荫蔽的环境,耐寒,忌强光和高温。7月开花时,地下块根开始形成,9-10月为发根盛期,11月为块根膨大期,翌年2月底气温回升后块根膨大加快。施肥以有机肥、油粕、堆肥为最佳,每2个月左右施用1次,氮、磷、钾化肥中氮肥比例稍多能促进叶色美观。矮麦冬生性强健,不需要特殊管理,耐旱喜肥。
2 功能应用
2.1 医疗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麦冬具有强心、利尿、抗菌的作用以及养阴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燥咳、肺结核咯血、咽喉痛等症;又有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增加肝糖原、降低血糖的作用。近年来麦冬需求量增大,成为紧俏中药材之一,目前矮麦冬仁(块根部分)市场价为40~50元/kg,因此,结合分株繁育,通过收集块根可以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3-4]。
2.2 园艺应用
矮麦冬四季常绿,耐阴性强,适合缘栽、盆栽或假山岩壁点缀美化,同时也是优雅的室内植物。矮麦冬的最大特点是植株较矮生,在园林中可配植成观赏草坪,在性状上优于普通麦冬。矮麦冬是既可观叶也可观花,既能地栽也能上盆的新优彩叶类地被植物,是现代景观园林中优良的林缘、草坪、水景、假山、台地修饰类地被植物。此外,通过试验研究发现,与传统的地被植物白三叶以及黑麦草、高羊茅、早熟禾等冷季型草坪相比,矮麦冬病虫害少,生长1~2年后长势更强健,仅靠自然降雨即可正常生长,无须修剪,管理非常简便,在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可以节约大量水费和养护费用。据测算,在保证良好生长情况的前提下,矮麦冬较相同面积的白三叶每年节水1/3以上,管理费用节约2/3;较相同面积的冷季型草坪节水1/4,养护费用节约1/2。矮麦冬以其广泛的适应性、较高的观赏价值及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受到许多省市园林部门的推崇,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5]。
3 繁殖技术
3.1 分株繁殖
3.1.1 选地、整地
宜选择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地块种植,积水低洼地不宜种植。忌连作,前茬以豆科植物如蚕豆、黄花苜蓿以及麦类为好。每667 m2施农家肥4 000 kg,配施过磷酸钙100 kg和腐熟饼肥100 kg作基肥,深耕25 cm,整细耙平,做成1.5 m宽的平畦。
3.1.2 繁殖方法
以小丛分株繁殖,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栽种,结合收获,边收边选边栽。选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高壮苗,剪去块根、须根、叶尖和老根茎,拍松茎基部,使其分成单株,剪除残留的老茎节,以基部断面出现白色放射状花心、叶片不开散为度。按行距25~30 cm、穴距20~25 cm开穴,穴深5~6 cm,每穴栽苗8~10株,苗基部应对齐,垂直种下,然后填土踏紧,做到地平苗正,栽种后及时浇水。每667 m2需种苗60 kg左右[6]。
3.1.3 田间管理
3.1.3.1 中耕除草 一般每年进行3~4次中耕,宜在晴天进行,最好经常除草,可同时防止土壤板结。
3.1.3.2 追肥 矮麦冬生长季长,需肥量大,一般每年5月开始结合松土追肥3~4次,肥料以农家肥为主,配施少量复合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以利块根膨大[7]。
3.1.3.3 排灌 栽种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7-8月可利用灌水降温保根,但不宜积水,因此灌水和雨后应及时排水。
3.1.4 病虫害防治
3.1.4.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