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诫子书精选.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诫子书精选

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三顾茅庐后为刘备奔走效劳, 奠定天下三分基业。因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在历史上享有盛名。被誉为智慧的化身,忠臣的代表,人臣的楷模。谥号忠武侯被后代封建统治者推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典型。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八阵图》 ;三顾茅庐、隆中对 草船借箭、舌战群儒 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北伐期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二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 他躬耕陇亩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 三顾茅庐,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 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他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接世”。 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时年16岁。 《诫子书》中关于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影响着近二千年来诸葛家后裔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有志青年积极进取。;诸葛亮年谱 ;45岁: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朗读与翻译;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suì)/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 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君子的行为操守,: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内心的平静,恬静 修身: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俭:节俭 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志:明确志向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广才:增长才干。 志:名词作动词,立志。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下定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淫慢:放纵懈怠。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日:岁月。    遂:于是,就。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对社会有益。 年纪随同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益于社会。 ;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只能悲哀地坐守着 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1.如何修身养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静”的价值是什么?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静”与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