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虾放苗后枝角类大量繁殖的危害及处理方法.doc

对虾放苗后枝角类大量繁殖的危害及处理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虾放苗后枝角类大量繁殖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对虾放苗后枝角类大量繁殖的危害及处理方法池塘中枝角类繁殖起来了,水质开始变清,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处理呢?如果要处理,应该如何处理?今天我们主要讲讲对虾放苗后,枝角类繁殖起来,水质开始变清,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对虾放苗后,往往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pH值偏高的情况,影响虾苗的成活率,如果这时池塘中有少量枝角类能够控制水质,藻类不会过度繁殖,同时,枝角类可以做为天然饵料,营养丰富。但是大量爆发也是很头疼的事情,水质变的很清,很难肥水,会造成水体中溶氧不足,氨氮和亚硝酸易产生。所以适当控制池塘中枝角类还是很有必要的。    要想更好的处理枝角类的问题,首先简单普及一下枝角类的知识。      一、枝角类介绍      1、枝角类俗称水蚤或红虫,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双甲目、枝角亚目。      2、他们大多数生活在淡水水体中,仅少数为海水中生活。一般营浮游生活,是淡水水体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经济鱼类的优质饵料。可调节控制轮虫、原生动物、藻类等的发生和发展,也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      3、大小在0.2-3.00 mm之间。      4、 躯体包被于两壳瓣中,体不分节(薄皮溞例外)。头部具一个大复眼。第一触角小,第二触角发达为双肢型,为主要的游泳器官。后腹部结构、功能复杂,胸肢4-6对兼具滤食、呼吸功能。      5、 一般营浮游生活,运动速度缓慢。      二、枝角类的分类      分类的主要依据:      头部:甲壳背面是否有颈沟与躯干部分开;腹面第一触角之间或稍前方是否有突出的吻及其大小、形状;单眼的有无和大小;第二触角的刚毛式;两侧由头甲增厚形成的壳弧的形状。      躯干部:壳瓣后背角或后腹角是否延长成壳刺;壳瓣表面是否有花纹或小刺;胸肢的数量和形状;后腹部的形态及其结构。      单足部:体长大、不侧扁,具6对近圆柱形的游泳肢,外肢完全退化。仅薄皮溞科(Leptodoridae)、薄皮溞属、透明薄皮溞(Leptodora kindti)一种。      真枝角部:体较短、略侧扁,具5-6对叶状胸肢,或4对近圆柱型的游泳肢,外肢不退化。      据统计,全世界总计有枝角类11科,约65属440种。除圆囊溞科海产,其余绝大多数分布在内陆水体中。我国已发现的枝角类隶属于10个科,单肢溞科物种在我国尚未发现。我国已描述的枝角类约130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1/3。其中大眼溞科和长棘溞科在我国各发现1种,只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新疆,各地普遍分布的枝角类多隶属于其余8个科。      三、枝角类的食性及捕食      滤食性枝角类从水中滤取细小的食物,如细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以及有机碎屑等。捕食性枝角类用胸肢捕捉其他动物为食。还有些枝角类兼具捕食和滤食功能。      各种食物对于枝角类的营养价值有所不同,其中,酵酶菌、大肠杆菌和藻类中的小球藻和原球藻营养价值最高;有机碎屑也因附有大量的细菌而使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相对而言,原生动物的营养价值最低。      枝角类通过胸肢上的滤器滤得食物,不能选择性的滤食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一般认为枝角类所能滤食的颗粒大小为1-17μm,峰值为2-5μm。      四、枝角类的繁殖及龄期      枝角类每胎中的卵的数量称为生殖量。生殖量因种类、年龄和季节不同而已;影响枝角类生殖量的因子有食物数量和质量、水温、水中溶解氧量和种群密度等。      几乎所有的枝角类都是直接发育,这与卵子含有比较丰富的的养料有关。只有透明薄皮蚤是间接发育。无论是直接发育还是间接发育的枝角类,其幼体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发育方才变为成体。由幼蚤到成体所需的时间随环境因子而异,特别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高温能提早性成熟,而低温则可推迟性成熟。      枝角类每脱一次皮(壳)便为一龄,前后两次脱壳之间的时间为龄期。枝角类的龄数随种类和温度而已。幼龄一般为4-5个,成体一般在12-18个之间。温度越高,龄期越短,蜕皮频率越快。枝角类的寿命和温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温度高寿命短,温度低寿命长。      五、枝角类的生态分布      在各种不同的淡水水域中,枝角类形成各种独特的区系。      在江河中,类种类和数量都很少,平均一立方米水中不足100个;      在水坑、水沟等间歇性水域,种类不多,往往生态耐受性强,生殖力也很强。      池塘、湖泊和水库中常在100-10000个/m3之间,有时甚至可达100000个/m3以上。在湖泊中,尤其是在蔓生水草的浅水沿岸区,种类特别丰富。敞水区种类虽不及沿岸区多,但数量却往往相当大。      枝角类在各种不同水域中的分布受外界生态因子的的影响,以水域的pH值和营养盐的含量与组成的作用尤其突出。此外,鱼类摄食对枝角类种类组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