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杭来湾煤矿
30105工作面主、辅回撤通道施工
安全技术措施
编 号:HLW-JJ-007
施工单位:连采队
队 长:
编 制:辛建帝
时 间:2014年10月4日
30105工作面主、辅回撤通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30105工作面主、辅回撤通道位于3号煤层中,与中央北辅运大巷水平布置,回撤通道施工全长854.2m,掘进过程中留设0.8—1.2m顶煤。
二、回撤通道巷道布置与掘进工艺
(一)回撤通道巷道布置与支护方式
1、30105工作面回撤通道全长854.2m,各巷道掘进断面尺寸:主回撤通道5.6×4.2m,辅回撤通道5.0×4.0m。回撤通道布置5个调车硐室、5个联巷、6个探巷。调车硐室5.0×4.0m、调车硐室均为双抹角,抹角尺寸要求2.0×2.0m;联巷5.0×4.0m、联巷均为双抹角,1、3、5联巷靠主回撤抹角为2.0×2.0m,其余抹角均为3.0×3.0m,联巷和调车硐室开口处支护3根锚索加强支护。
(附图:30105工作面主、辅回撤通道巷道布置平面图)
2、主回撤通道顶板采用双层金属菱形网支护(网格大小为40*40mm)、金属锚杆、锚索、W钢带进行支护。辅回撤通道及调车硐室、联巷顶板支护采用金属锚杆、锚索、钢筋网片联合支护。主回撤通道锚杆间排距为1000×1000mm(除锚杆机2#臂与3#臂为900×1000mm外),辅回撤通道锚杆间排距为1100×1200mm,联巷锚杆间排距为1100×1200mm,调车硐室内锚杆间排距为1100×1200mm,矩形布置;锚索规格为φ15.24×7400mm,主回撤通道每排3根,间排距为2000×2000mm,辅回撤通道及调车硐室采用二一二布置,间排距为2000×2000mm;主回撤通道顶板采用双层金属菱形网支护,网片大小为40×40mm,辅回撤通道顶板支护采用Φ=6mm钢筋金属网片,网格大小100mm×100mm。
(附图:30105主、辅回撤通道巷道断面及支护平面图)
(二)掘进工艺
1、主、辅回撤通道采用双巷掘进,循环进尺为11m,煤机与锚杆机平行作业,锚索支护滞后一个联巷。
2、主、辅回撤通道掘进时,在主、辅回撤通道内标定两组偏中线,其中一组距左帮3.2m,另一组距右帮200mm,以确保施工质量。
3、循环进度:保证顶板完整的情况下,循环进度为11m,最大控顶距为13m。如果顶板出现裂隙、节理、冲刷等地质构造时,必须采取锚杆、金属网、钢带、锚索联合支护,防止发生冒顶、掉矸等事故,并采取短掘短支的作业形式,循环进尺为不大于3m,遇到特殊地质构造时要另外制定补充安全技术措施,来加强管理。
三、生产系统
(一)运输系统
1、主运输系统:
掘进工作面→连续采煤机→梭车→给料破碎机→30104工作面胶运顺槽胶带机→矿井主运输系统→地面煤仓
2、辅助运输系统:
地面→副斜井→3号煤北辅运大巷→30104辅运顺槽→掘进工作面
(二)通风系统
1、新鲜风路线:地面新鲜风→3号煤北辅运大巷→30104工作面辅运顺槽→30105工作面主、辅回撤通道→掘进工作面。
2、污风路线:掘进工作面污风→30104工作面胶运顺槽→3号煤北回风大巷→地面。
3、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风机安设在30105工作面主回撤通道开口左侧,风筒采用φ800mm的柔性胶质风筒,风筒吊挂在巷道前进方向的右侧顶板上,风筒采用双压边连接,逢环必挂,风筒吊挂必须平直,迎头风筒不得落地,风筒出口至工作面的距离不大于20m。
4、贯通后通风方式另编制措施。
四、工程质量标准
1、 所有巷道掘进必须按照地测队放线(激光仪控制)掘进,每班施工前必须由班组长和煤机司机共同检查激光线,发现问题,立即校正,严禁无线、偏线掘进。
2、巷道沿地测队安设激光坡度掘进,严禁割顶、拉底。
3、掘进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要求 允许偏差 优良 合格 1 宽度 中线至任何一帮 0—+50 0—+100 2 高度 无腰线测全高 0—+100 0—+200
4、锚杆支护质量标准
序
号 项目 要求 允许偏差 合格 优良 1 安装质量 安装牢固 托盘基本密贴顶板,不松动 托盘密贴顶板 2 抗拉力 5T 不小于5T 3 间排距 +100mm 4 锚杆孔深 2500mm 0—+50mm 5 锚杆角度 锚杆方向与巷道顶板垂直 75°-- 105° 6 锚杆外露长度 露出托盘 ≤50mm 7 锚杆扭矩力 达到规定值100N·M ≥100N·M 五、避灾路线
1、发生水灾事故避灾路线:
掘进工作面→30104工作面辅运顺槽→3号煤北回风大巷→回风斜井→地面
2、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顶板事故避灾路线:
掘进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第三版)第10章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pptx VIP
- [超分子化学与晶体工程基础]-晶体结构分析.pptx VIP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pptx VIP
- 中级宏观经济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粤教粤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超分子化学与晶体工程基础]-超分子化学.pptx VIP
- 2013款上汽通用雪佛兰赛欧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E+H200涡街流量计说明书.pdf VIP
- 20_WD_2021001981_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验收规范.pdf VIP
-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第三版)第9章 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