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机械通气-万林骏.pdf

  1. 1、本文档共1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通气-万林骏

机 械 通 气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万林骏 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 一、机械通气的发展 二、机械通气的目的 三、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 一、机械通气的发展 机械通气的发展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 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早在15世纪,人们开始在动物身上施行气 管切开、气管插管及风箱式正压通气技术。 200年后的1792年首次在人身上实行了有创 正压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的发展 因当时的技术粗糙,设备简陋,许多患者 因气胸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1827年有学者向 法国科学院提交 报告要求终止进 行有创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的发展 面对这种局面,机械通气的研究在二个方 面继续展开: – 一是改进人工气道及正压通气技术。 – 二是寻找其他途径,避免建立人工气道。 这一探索促进了 “铁肺”等体外负压通气技术 的发展。 机械通气的发展 1929年JAMA杂志刊登了有关应用 “铁肺” 成功抢救一例脊髓灰质炎女孩的论文。 机械通气的发展 体外负压通气的种种弊端在以后的应用过 程中逐渐暴露出来。 20世纪初,正压机械通气在麻醉和外科领 域得以迅速发展。 1940年,第一台间歇正压通气(IPPV)麻 醉呼吸机被发明,用于胸科手术和ARDS。 机械通气的发展 1946年,Bennet 公司研制出世界第一台 初具现代呼吸机基本结构的间歇正压呼吸 机。 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 “铁肺”逐渐被 技术得到很大改进的有创正压通气技术所 替代。 中新网08年5月29 日电报道,当地时间28 日清晨,美国一位 依靠人工呼吸机存活了近60年的田纳西州妇女不幸因断电而 去世。 机械通气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 的飞速发展,及对呼吸力学认识的不断深 入,机械通气理论和技术有了更大更深入 的发展。 二、机械通气的目的 机械通气的目的 提供足够的肺泡通气,纠正急性高碳酸血 症。 改善氧合,纠正低氧血症。 维持或增加肺容积 减少呼吸做功 三、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 自主呼吸的基本原理  自主呼吸:呼吸肌收缩,胸腔负压,肺泡 内压力低于气道口,气体被吸入肺内。 0 +1 -5 0 -6 -1 -7 自主呼吸胸内压 自主呼吸肺泡内压 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 机械通气 – 负压通气: “铁肺”可于吸气相在胸廓周围 形成负压,产生通气。 哈瓦德大学教授菲利普·德林克 美国 1929年 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 机械通气 – 正压通气:呼吸机提供高于肺泡内压的正压气 流,将气体压入肺内。 CO2 O2 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 胸腔内压的变化 10 -5 -6 0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