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预防医学职业中毒总论及各论(七年制)分析报告.ppt

最新版预防医学职业中毒总论及各论(七年制)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临床表现 1.慢性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 (1)易兴奋症 (2)震颤 (3)口腔炎 四、诊断及处理原则 根据职业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及临床表现,并排除其它非职业性疾病,按照国家颁布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若怀疑有慢性中毒但尿汞不高者,可进行驱汞试验以帮助诊断。方法是肌肉注射二巯基丙磺酸钠250mg或静脉注射二巯基丁二酸钠(Na-DMS)lg;注射后收集24h尿样进行汞含量测定,如果尿汞排出量超过正常值一倍者,即有辅助诊断价值。 五、治疗 1.驱汞治疗 2.对症治疗 3.经口中毒的治疗 4.急性中毒的治疗 三、苯中毒 苯中毒案例: 2002年春节前后,河北省某些乡镇/个体箱包企业由于违法使用高浓度苯并缺乏预防措施,导致6位外来女工罹患再生障碍性贫血而相继死亡,另有11人诊断为慢性苯中毒;后经卫生部门调查确定为苯中毒事件。据调查、检测、取证的结果分析,由于使用苯原料的生产场所缺少必要的通风设备,特别在秋冬季节,室内窗户关闭,空气不流通,含苯粘合剂在生产过程中挥发的含苯气体难以排出室外,外来工缺乏安全知识,缺少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而且多工种混杂,吃、住、工作在同一房间。在3户业主的生产场所作了浓度模拟测试,苯浓度超标8.5-51.5倍。 一、理化特性与接触机会 苯(benzene,C6H6)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的具有芳香气味的易燃液体。 苯的用途很广,在工、农业生产中有较多的接触机会。 二、 毒理 生物转运 吸收: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分布:脂质含量较多的组织和器官 排泄: 50% 呼吸道排出 10% 贮存于体内 40% 肝脏代谢,产物随尿排出 【毒理】 苯 呼吸道 吸入 (皮肤吸收少量 消化道吸收意义不大) 呼出(50%) 在体内氧化(40%) 蓄积体内(10%) 对苯二酚← 酚 → 邻苯二酚 分布于骨髓、脑、神经系统 与硫酸根or葡萄糖醛酸 结合 尿排出 (尿酚在接触后3h ,10mg/L---苯吸收) 产生毒作用 Benzene 毒作用机制 对细胞因子的作用 DNA损伤 蛋白共价结合 癌基因激活 遗传易感性 急性中毒:急性呼吸道吸入(短时,高剂量) 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 嗜睡 头晕 心率加快 头痛 震颤 意识模糊 死亡 三、临床表现 慢性中毒----(长期 低剂量) 表现为造血系统的损伤 神经系统 中毒性类神经征 造血系统  白系统 +血小板 全血系统 中性粒 出血倾向 再生障碍性贫血 淋巴细胞相对 白血病 苯所致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为多见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认定为致癌物 其它---皮肤脱脂、干燥、皲裂、过敏性湿疹 Benzene 四、诊断 慢性苯中毒应根据较长时间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及现场空气中苯浓度的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改变,按照国家颁布的慢性苯中毒诊断及分级标准(GBZ68-2002)进行诊断。 五、治疗 1.急性苯中毒:急救原则与内科相同 2.慢性苯中毒:无特效解毒药,治疗根据造血系统损害所致血液疾病对症处理 六、预防 通风排毒,改革工艺,定期监测,控制浓度: TWA:6mg/m3, STEL:10mg/m3 刺激性气体 刺激性气体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