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候暖干化下农牧交错区能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第24 卷 第4 期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Vol.24 No.4
2010 年4 月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pr.2010
文章编号:1003-7578(2010)04-020-0
*
气候暖干化下农牧交错区能源开发与县域 济发展研究
—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1 2 3
刘晓琼 , 刘彦随, 薛亮
(1.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城市与资源学系 西安710127;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3.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0 2)
提 要:榆林市作为我国能源战略重点西移的接续地, 着力开发各类组合优势明显的能源矿产资源本是
大势所趋, 但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又是约束能源开发的一道紧箍咒, 如何在区域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一并实
现大规模资源开发与地区县域 济的互动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证意义。通过分析该市 1974 ~ 200
年气候变化, 评价200 年度榆林市各县区县域 济发展能力, 通过切实考虑当前榆林市县域 济发展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气候变化下能源开发与地方产业的互动发展措施。 以期对统筹榆林市城乡发展, 变更城乡
分割的二元 济结构, 破解三农问题, 促进能源重化工基地县域 济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气候暖干化;县域 济;互动发展;榆林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区概况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 地
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长城沿线和黄
土高原北麓,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 °
57′~39°34′,东 107°15′~111°15′
2
之间。全市总面积43578km , 占陕
西省土地总面积的20.93%,居全省
[1]
各市土地面积之首 。截止200
年年底, 总人口353.41 万, 其中农
业人口为 291.75 万, 比重达 82.
%。榆林市地处晋陕蒙能源金三
角的中心腹地, 目前已探明的矿产
资源有 8 大类40 多种, 其中煤炭、
石油、天然气、岩盐资源丰富。其各
类资源藏量在陕西省极具优势。全
市所拥有的矿产资源总量(潜在价
值)占陕西省的95%, 全国的30% 图1 研究区位置与范围
(据榆林市国土资源局矿情通报), Fig.1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and its vicinity
以绝对优势超过国内任何一个省区,堪称全国矿产资源丰富的第一市。
*收稿日期:2009-4-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200 CB400505),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08JK 1 7), 陕西省科技厅项目(SJ08ZT07-9)资
助。
作者简介:刘晓琼(1977-), 青海湟源人, 博士, 讲师。E-mail:xiaoqiongliu2001@1 3.com
第4 期 刘晓琼等 气候暖干化下农牧交错区能源开发与县域 济发展研究 ·21 ·
2 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从榆林市 1974 ~ 200 年年均
温与年降水量距平值的变化走势
(图2)可以看出,33 年来, 本区气候
变暖的趋势较为显著, 年均温增加
的线性倾向值为0.0458 ℃/a, 高于
东北0.03 ℃/a 的增温率和北疆0.
02 ℃/a 的增温率, 并显著高于全国
平均增温率0.004 ℃/a 和全球 0.
[2, 3]
003 ~0.00 ℃/a 的平均增温率 。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增温趋势尤为
明显;就降水量变化而言,33 年来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