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_第四章 DNA损伤、修复及重组 [兼容模式].pdf

5_第四章 DNA损伤、修复及重组 [兼容模式].pdf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_第四章 DNA损伤、修复及重组 [兼容模式]

第四章DNA损伤、修复 及重组 第一节 DNA的损伤 DNA通过半保留复制的机制保证代谢上的 稳定性。但稳定是相对的,从进化的角度 上看,DNA是处于不断的变异和发展之中。 DNA损伤:正常DNA分子的化学结构或物 理结构在某些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细 胞自发产生的毒素等干扰作用下发生改变 的现象。 (一)DNA 的自发性损伤 脱嘌呤和脱嘧啶 碱基的脱氨基作用 碱基的互变异构体 细胞正常代谢产物对DNA损伤 (二)物理因素 包括X‐、α‐、β‐、γ‐、UV 1、直接作用: 电离射线 (ionizing radiation)使DNA失去电子, 引起DNA发生广泛的化学变化; 非电离射线 (non ‐)引起原子振动或促使电子 进入较高能级,导致形成新的化学键。 如UV可使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2、间接作用:辐射首先作用于遗传物质以外的物质, 使这些物质发生变化,然后由这些变化的物质再作用 于遗传物质,引起一系列的遗传学效应。 U.V. Deamination-oxidation C U A U.V. H O H+ + OH- 2 C C A (三)化学诱变因素(chemical ~ ) 碱基类似物(base analog ) 碱基修饰剂(base modifier ) 嵌入染料(intercalating dye ) 碱基类似物(base analogs ) 转换 5-BrU: Br T 类似物 Br 5 -BrU 的酮式和烯醇式具有不同的配对特性 Replication error G A G C A 5-BrU(k) 5-BrU(k)5-BrU(e) T mispairing Incorporation error G A A G 5-BrU(e) 5-BrU(k) T 5-BrU(e) C mispairing AP :A类似物,AT GC GC AT (e)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