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要点

历史 历史 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专题概览 本专题主要讲述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和争取祖国统一的基本方略与实践。 1.1954年我国确立了三大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2.“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的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治建设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香港、澳门的回归,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海峡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课前预习 随堂训练 课堂探究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时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政怠宦成……人亡政息……求荣取辱……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   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段对话也被称为“窑洞对话”。 思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特点? 课前预习 课标要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通史坐标: 概念解读: 1.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时期,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知识梳理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新中国成立的条件 (1)军事条件: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 (2)政治条件: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①召开时间、地点: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②内容:指出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 ,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 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3)准备工作: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 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城市 新民主主义 人民民主主义 2.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 的国家。 (2)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3)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特别提示】 《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性质,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其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原则,是新中国新政府的施政纲领。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条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独立主权 (2)确立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 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通过: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2)内容 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 。 ④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