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中医认识
浅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思路 三峡大学医学院 陈良金 2011.11.19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局部性或广泛性的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粘膜层变薄,粘膜肌层变厚的疾病。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将发生病变在胃体部的称为A型萎缩性胃炎,病变在胃窦部的称为B型萎缩性胃炎,胃体、胃窦部皆有萎缩者则为AB型萎缩性胃炎。 我国国内所报道的资料也表现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随年龄而递增,50岁以后有中、重度病变者超过半数,如果将男女分别计算,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在各年龄组中均以男性为高,高龄组男性发病率可达80%左右。日本亦因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老年人群的高发病而认为该病在老年人中是一种“半生理现象”。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学中无系统完善的记载。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该病可归纳入“胃脘痛”、“胃痞”、“嘈杂”、“反酸”等范畴。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学的发病中认识较为复杂,主要与饮食不节、进食粗糙或刺激性食物、嗜好烟酒、情志不遂、素体虚弱、劳倦内伤、用药不当、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其病在胃,与肝脾有密切关系,病机变化可由气虚、气滞到血虚、血瘀,可由标实与本虚相互夹杂,亦可虚寒中夹有湿热。 1)不良饮食习惯 如长期饮用浓茶、烈酒、咖啡,进食辛辣、过热、粗糙食物,服用水杨酸类药物。胆汁反流在幽门括约肌功能障碍或胃空肠吻合术后,可造成长期胆汁反流。 2)疾病因素 口腔和鼻咽等慢性感染灶的细菌或其毒素长期刺激胃粘膜,胃潴留,心力衰竭,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和营养不良都可引起慢性胃炎。3)免疫因素 胃粘膜萎缩并发恶性贫血者,在血液、胃液和唾液中均可检出IgG的内因子抗体。 4)遗传因素 有发现在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亲属中,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均明显增高,说明萎缩性胃炎有家族聚集倾向。 5)胃酸缺乏 细菌易于在胃内繁殖。 6)营养不良 如长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族。 7)幽门螺杆菌感染 作为慢性胃炎的病因受到关注。其在胃的粘膜层之下依附、定居,破坏胃的粘膜屏障,是上皮细胞直接与胃的攻击因子接触而形成胃炎。 (一)临床表现 1、症状常与萎缩性胃炎程度不一致 ① 疼痛: 一般为中、上腹部隐痛,也可发生在右上腹,多于进食后发作。若伴有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或伴有消化性溃疡则疼痛较明显,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上腹部隐痛。 ② 消化不良: 多数萎缩性胃炎病人有消化不良证候,如上腹部胀满、嗳气、恶心、反胃、食欲不振等,以进食后多见。 ③ 胃肠功能紊乱: 约有半数以上的萎缩性胃炎病人出现便秘或便溏等肠道功能紊乱证候,上腹部胀气、肠鸣。 2、体征: 萎缩性胃炎病人无特异性体征,因此,体格检查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帮助不大。 (二) 检验与检查 1)胃镜检查及胃粘膜活检 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的主要表现为:①失去正常粘膜的橘红色,代之以灰白色,且色调不均匀;②胃粘膜呈现明显的红白相间,有较大片的苍白区;③粘膜皱璧细小,甚至平坦,反光度增强,粘膜下血管显露;④有时可见散在不规则的颗粒或结节,为增生性改变;⑤杂以浅表性炎症或糜烂性出血。以上表现常呈局灶性分布。活组织发现粘膜层有炎症及纤维化,腺体广泛破坏,腺体减少半数以上,出现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化生;粘膜层变薄,粘膜肌层增厚,称为“过形成”;萎缩性胃炎进一步发展为胃粘膜萎缩时,粘膜内炎症几乎消失,胃固有腺体明显萎缩,甚至消失,并且为修复后的纤维组织和残存的其他间质成分所代替。 2)X线钡餐透视检查:此检查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不大。3)胃液分析测定基础胃液分泌量(BAO)和应用刺激物后的最大胃酸分泌量(MAO )。国内多以五肽胃泌素为刺激物做试验。萎缩性胃炎者胃酸分泌量可减少或缺乏。4)血清胃泌素含量在B型胃炎一般正常,在A型胃炎常升高,尤其在恶性贫血者升高更加显著,可达1000pg/ml以上。5)血清壁细胞抗体测定对A,、B两型萎缩性胃炎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一)病因病机 1)病邪犯胃:外受寒邪,邪犯于胃,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 2)饮食伤胃: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湿热内生,或过饥过饱,食滞不化。 3)肝气犯胃: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木失于疏泄,横逆犯胃。 4)脾胃虚弱: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或脾阳不 足,寒邪内生,脉络失于温养。或胃阴受伤,胃失濡养。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之经脉络脾,与脾相表里,表里相合,共司升清降浊,肝属木,肝主疏泄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