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大城市之上海要点
工業 上海工業發達,工業總產值占中國的十分之一,主要以鋼鐵、汽車、生物醫藥、航空航太、高端造船、精密儀器、電氣工程、裝備製造、石油化工、電子工業等為主。 上海四大工業區 閔行工業區 嘉定工業區 寶山工業區 浦東工業區 信息產業 上海信息產業發展迅速,已成為上海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其中IC產業、通信產業等在全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上海人口稠密的誘因 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地處中低緯度,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二、地理位置 位於長江三角洲的核心區域,長江與東海在此連接。 交通便利,腹地廣闊。 長江三角洲平原地勢平坦,利於城市建設與擴張。 江 蘇 省 杭州灣 長江 東 海 浙江省 東瀕東海 南臨杭州灣 西接江蘇、浙江省 北界長江入海口 三、交通 鐵路、水路、公路、航空、軌道 有全國最大的港口和機場,是我國最大的交通樞紐。 鐵路: 通過京滬、滬杭線聯繫全國鐵路; 水路:位於海岸線中部和長江出海口的交點,水運便利; 三、經濟 上海擁有中國最大的外貿港口,是中國大陸的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金融業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一,幾乎囊括了全中國所有的金融市場要素,人均收入更是居全國榜首。 從菘澤文化開始,上海地區已有了文明的雛形。經過元明時代的設縣與建城,上海初步具備了城市的框架。至清中期,上海已發展已發展成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鴉片戰爭迫使上海開埠,將上海推向世界。 從清末到民國,上海的市政、城建、經濟、文化在近代社會的大變局中逐步發展。 新中國的建立開始了上海發展的新紀元,發揮了全國經濟中心和工業基地的功能。改革開放以來,上海抓住浦東開發的發展機遇,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成就。 服務業 上海服務業高度發達,是我國最大的海外遊客旅遊目的地和最大的豪華郵輪母港及目的地。 上海是目前中國的商業之都,擁有世界各國的飲食文化、經典時尚的購物激情和濃郁商業氣息。中華商業第一街南京路、淮海路是聞名全國的商業大街,雲集頂級品牌,時尚商品、大眾用品等。 上海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地處中低緯度,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位於長江三角洲的核心區域,長江與東海在此連接。 交通便利,腹地廣闊,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個良好的江海港口。 長江三角洲平原地勢平坦,利於城市建設與擴張。 上海已形成鐵路、水路、公路、航空、軌道5種運輸方式,具有超大規模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 上海有全國最大的港口和機場,是我國最大的交通樞紐。 優質的社會資源,理想的收入對流動人口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上海擁有10所重點建設高校,100多所科研機構,10萬科研人員,及100多所專業技術培訓機構。上海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加快了上海人口整體文化素質提高的步伐。據六普統計,上海每50個常住人口中就有1個是研究生。 上海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10年後老人將超600萬。隨著上海老齡化人口的增加,養老金缺口增大,老年撫養係數增大。 上海外來人口急劇增加造成人口過多,加重城市資源負擔,本土文化和方言流失。由於教育程度不同,很多外地人來滬不一定有正當職業,極易引發文化和價值取向的衝突,以及社會分配不均,造成貧富懸殊,易引發社會矛盾,擾亂社會治安。城市發展空間不夠,土地資源缺乏,用地緊張。改革開放給上海經濟注入了極大的活力,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上海市城市環境品質也承受了日益巨大的壓力 。 隨著城市的發展,上海市的交通設施規模不斷擴大,因此上海道路的交通壓力非常大。 世界大城市之上海 上海簡稱“滬”或“申” 中國第一大城市。 中國經濟、金融、貿易、會展和航運中心 上海擁有中國最大的外貿港口、最大的工業基地。 上海也是一座新興的旅遊地,並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的歷史古跡。 上海歷史發展基本脈絡 古代上海: 崧澤文化——上海文明的雛形; 唐朝和元朝——上海設縣; 明朝——建城:初步具備城市框架; 清朝中期——“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近代上海: 鴉片戰爭後——開埠,建立租界; 現代上海: 上海發展的新紀元。 上海的人口數量 歷年上海市人口數目變化情況: (參考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數據) 歷史年份 人口數量 1953年(一普) 約620.44萬人 1964年(二普) 約1081.65萬人 1982年(三普) 約1185.97萬人 1990年(四普) 約1334.19萬人 2000年(五普) 約1640.77萬人 2010年(六普) 約2301.92萬人 近年來,上海人口增量中,89.5%來自外省市流入,外省市來滬常住人口占上海常住人口比重由“五普”的18.6%提高到39%(見下圖),每5個上海常住人口中就有2個是外省市來滬人員。 上海人口規模大的原因 2014年上海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2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