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轧机轧制工艺规程
14503#轧机轧制工艺规程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无锡西城特种薄板有限公司14503#轧机试生产轧制工艺过程。
二、机组工艺参数
轧制材料:低碳钢、中碳钢、低合金钢、电工钢等
轧制规格:H=0.35~2.0mm B=900~1300mm
原料规格:H=1.5~5.0mm B=900~1300mm
d=Ф610mm Dmax=Ф2000mm
成品卷径:d=Ф610mm Dmax=Ф2000mm
轧辊尺寸:工作辊Ф385/Ф425×1460mm
中间辊Ф440/Ф490×1480mm
支撑辊Ф1200/Ф1300×1450mm
工作辊硬度:85HSD
中间辊硬度:75~80HSD
支撑辊硬度:64~68HSD
张力:开卷:7~70 KN
卷取:7~70 KN(单电机) 70~140 KN(双电机)
轧制速度:Vmax=900m/min
最大轧制力:Pmax=20000 KN
最大轧制力矩:Mmax=120 KN.m
工作辊正/负弯辊力(单侧):360 KN/ 200KN
中间辊正弯辊力(单侧):400 KN
中间辊横移量:Max365 mm
主电机功率:Nmax=1197*4 KW= 4788 KW
主电机转速:350/800 r/min 减速比: 1.0588
传动方式:双电机上、下工作辊单独传动
三、轧制工艺规程
3.1原料制度
3.1.1化学成分
低碳钢化学成分应符合下表规定
牌 号 化 学 成 分 % C Si Mn P S Als SPHC ≤0.12 ≤0.05 ≤0.50 ≤0.035 ≤0.035 ≥0.015 其余化学元素:N2≤0.005%,Cu≤0.15%,Cr≤0.08%,Ni≤0.10%,也可供应符合上表规定的其他牌号钢种。
3.1.2尺寸精确性和均匀性
钢带厚度mm 项 目 厚度允许偏差mm 2.0~3.5 横向厚度偏差(同板差)不大于 0.08 纵向厚度偏差不大于 0.18 3.1.3坯料表面质量
钢带表面不得有气泡、结疤、裂纹、夹杂和其他对使用有害的缺陷,钢带卷不得有分层。
3.1.4工艺性能
冷轧用坯料力学性能应符合下表规定
牌号 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δ50 % 拉伸试样 弯曲180 d=0 SPHC 270~410 ≥31 5号轧制方向 完好 3.2压下制度
3.2.1压下制度主要是依据设备能力﹑轧制要求,充分利用带钢塑性,并考虑加工硬化程度,用最少的道次,最大的压下量,分配道次加工量,以尽可能减少中间退火次数,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操作方便﹑可靠。
制定原则:前面道次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后面道次保证产品板形质量。合理的压下规程应确保每道次轧制负荷基本一致。
3.2.2一般地,1450轧机的最大压下量≤1.80mm,轧制总变形率要求>50%,在60~70%最佳,道次变形率≤45%,成品道次变形率20%左右。几种典型压下制度参考见附表。
3.3张力制度
3.3.1开卷张力
开卷张力应以不大于来料卷取张力,一般为来料卷取张力的75%~80%,避免产生层间错动。因现在酸洗张力不大于5吨,故一般情况下,开卷张力在3~5吨之间。 3.3.2道次间张力及张力调节量
F中=B×Hi×σi i=1,2,3,4,5……
B:轧料宽度mm
Hi:道次厚度mm
σi—第i道次前张应力 第i道次前张应力为第i+1道次后张应力,第i+1道次后张应力必须小于等于第i道次前张应力,避免产生层间滑伤。
40~150 N/mm2,厚时用小张应力,薄时用大张应力。
厚度≥0.8mm时,张力≥120 KN ,前后张力差控制在10%~20%。
厚度0.8mm时,张应力采用100~150 N/mm2,可采用后张力大于前张力,用于调节厚度。
3.3.3成品卷取张力
F卷=B×h×σ (N)
B:轧料宽度mm
h:成品厚度mm
σ:成品卷取单位张应力N/mm2
考虑到后道工序是直接紧卷退火,故成品卷取张应力只能按25~65 N/mm2计算卷取张力。薄料取大值,厚料取小值。成品卷取张力参考下表: 单位:KN
厚度mm宽度mm 0.35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1.3 1.5 1.8 2.0 900~1100 23 25 27 31 34 37 39 40 42 44 46 48 51 1100~1300 27 29 31 35 39 42 44 46 48 50 52 54 58 注:根据实际情况,上下调节不超过±10%。
3.4辊型制度
辊型制度与所轧钢种、宽度及润滑制度有关。其辊型制订是在正常润滑条件下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设计-16. PLC改造Y-降压启动控制电路.doc VIP
- 病理学支气管哮喘.ppt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71).docx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优秀案例分段计费.docx VIP
- 中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课件-认识常用低压电器(二).pptx VIP
- 2025年秋季学期幼儿园园务工作计划后附各月工作安排.docx
- 绘本与绘本阅读.ppt VIP
- 病理生理学-支气管哮喘.ppt VIP
- 绘本阅读-儿童绘本.ppt VIP
- 《公路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