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九中10—11学年高三(上)周六测试(一)—文科综合剖析.doc

泉州九中10—11学年高三(上)周六测试(一)—文科综合剖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泉州九中10—11学年高三(上)周六测试(一)—文科综合剖析

泉州九中10—11学年高三(上)周六测试(一)—文科综合 2010-11-2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7~39题为必做题,第40~42题为选考题。 第Ⅰ卷(共144分)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完成题。 1、图中甲、乙、丙、丁4条线中,能形成暖锋的是( ) A.甲、丙 B.乙、丁 C.丙 D.丁 图中甲、乙、丙、丁四线所在地区,出现晴朗天气的是( ) A.丙、丁 B.甲、乙 C.甲、丙 D.乙、丁A.甲>丙>乙>丁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4、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 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丙→丁 D.乙→甲→丙→丁→乙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5~题。 5、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气象部门用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 0则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两季。读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题。 .形成图中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 D.各地经度差异 此时从西南地区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B.受锋面活动的影响 C.受山地影响 D.受台风登陆影响 下图是济南市某时段气温和昼长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下图正确反映济南市该时段气压变化的是 10、.此时我国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齐鲁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B.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13.原明朝大臣,后降清的洪承畴,在“谷雨”那天与人下棋时,对了一副对联的上联:“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对弈人对下联为:“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谷雨和清明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重要节气,反映四季变化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相关 ②清明既是我国传统节令又是国家法定节日 ③清明即指节气也寓指明清两朝和士人的气节 ④下联作者的思想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4.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是指( )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15.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指出出现表中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A. 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发达 B. 历代统治者普遍重视科技 C. 古代中国战乱较少 D. 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 16.法国学者加奈隆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说明了( ) A. 加奈隆肯定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B. 加奈隆说出了雅典民主的荒诞 C. 加奈隆正确分析了雅典民主的特点 D. 加奈隆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批评 17.有人认为哥伦布的行为是“在世界各地对他们所能奴役的一切民族所能采取的野蛮和残酷的暴行,是世界史上任何时期、任何野蛮愚昧和残暴无耻的人种都无法比拟的”。执这一史学观点的是( ) A. 文明史观 B. 整体史观 C. 唯物主义史观 D. 民族史观 18.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以下不可能是“革命力量”所带来的影响( ) A.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 促进了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C. 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D. 促进了资本主义走向垄断阶段 19.梁启超写下了《爱国论》:“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以下表述不准确的是( ) A. 这篇文章的发表背景是有感于甲午战争后大多数中国人“无爱国心”而发表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