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doc
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
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
一、文学地理的意识和方法源远流长
文学地理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学者梁启超提出的(见《中国地理大势论》),但是它的渊源,却可以追溯到我国第一.L.部诗歌总集《诗三百》编辑成书的年代。春秋时代的学者把《诗三百》中的国风按照不同的王国和地区来分类,所体现的就是文学地理的意识。成书于战国早期的《左传》,在襄公二十九年这一部分,记载了吴公子札对国风的评价,这一段话所体现的,也是文学地理的意识。
东汉的班固在《汉书bull;地理志》中,在讲到故秦地的雍州、梁州以及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一带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时,一再援引《诗经》秦风、豳风中的某些篇章和诗句加以印证。如果说,班固的这种方法,可以称为以诗证地的话,那么,南宋的朱熹在《诗集传》里,则大量使用了以地证诗的方法。朱熹明确指出:看诗,要看他风土,看他风俗。所谓看他风土、看他风俗,就是考察文学所赖以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以诗证地的方法可以说是人文地理学的方法,以以地证诗的方法则可以说是文学地理学的方法。
在班固之后,朱熹之前,还有南朝的刘勰,唐朝的魏征,都有过文学地理方面的言论。刘勰的《文心雕龙bull;物色》讲到了文学与山林皋壤即地理环境的关系,并且提出了江山之助这一命题。魏征的《隋书bull;文学传序》则把江左的文学与河朔的文学进行比较,他所使用的方法正是今天的文学地理研究经常使用的方法。
宋代以后的许多文学流派,习惯于以地域来命名,例如江西诗派、永嘉四灵、公安派、竟陵派、桐城派、常州派等,通过这样的命名来彰显流派,或多或少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学主张或创作倾向。至于那些以地域命名的诗、文、词总集,例如《会稽掇英总集》、《河汾诸老诗集》、《成都文类》、《湖州词征》、《粤西诗载》,等等,更是数不胜数。还有许多诗话、词话,在讲到某些流派的时候,也习惯于和当地的地理环境联系起来,例如胡应麟的《诗薮bull;外编》把明初诗坛分为吴诗派、越诗派、闽诗派、岭南诗派和江右诗派,实际上就是根据诗人的地理分布以及诗歌的地域特点所作的划分。可以说,古人已经具备明确的文学地理意识,也经常使用文学地理的研究方法,只是他们还没有文学地理这个概念,还没有文学地理学的学科意识而已。
20世纪初期,随着西方现代学术思想和方法引进到中国,以刘师培、王国维、汪辟疆等为代表的前辈学者,开始把古人关于文学地理的片断的言说,发展为较有条理的文章。刘师培的《南北文学不同论》(1905)、王国维的《屈子文学之精神》(1908)和《元剧之时地》(1915),汪辟疆的《近代诗派与地域》(1934),都是较有价值的文学地理方面的论文。虽然他们也没有使用文学地理这个概念,也没有形成文学地理学的学科意识,但是他们的研究本身,实际上开启了20世纪文学地理研究之先河。
遗憾的是,一个世纪以来,文学地理并没有像文学史一样,发展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原因在于:(1)国外没有文学地理这个学科,所以刘师培、王国维等人也没有像林传甲、谢元量等人写作《中国文学史》那样,写出一本《中国文学地理》,他们无从借鉴;(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头三十年,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人文地理学科被当作资产阶级学术而遭到批判,除了边疆地理之外,人文地理的其他学科几乎全被打入冷宫。在中国内地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地理环境、地域性这一类的概念,都成了非常敏感的字眼,谁要是提这些东西,谁就有可能被扣上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帽子。因此,自从汪辟疆的《近代诗派与地域》发表之后,文学地理的研究中断了半个世纪。
二、文学地理研究成为当今文学研究之热门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学术文化环境的宽松,文学研究开始走向理性,走向多元化,文学地理的研究终于被人们重新拾起。1986年,金克木发表随笔《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1],倡导从地域的角度研究文学艺术;1989年,曾大兴发表论文《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2],正式开启了文学地理的实证研究。20多年来,文学地理的研究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热门。据不完全统计,这20多年里,仅在我国内地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至少在700篇以上,所出版的相关著作不下于60种。
20多年来的文学地理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对文学家的地理分布的研究。如曾大兴的《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3]、胡阿祥的《魏晋本土文学地理》[4]、梅新林的《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5]等;
二是对文学作品的地域特点与地域差异的研究。如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6]、陶礼天的《北风与南骚》[7]、曾大兴的《英雄崇拜与美人崇拜》[8]、曹道衡的《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9]、戴伟华的《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筑工程造价软件在《建筑工程造价》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应用研究.doc
- 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控制要点的探讨.doc
- 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经济管理.doc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doc
-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研究.doc
- 建筑幕墙新材料的发展与应用探讨.doc
- 建筑废渣混凝土多孔砖及其应用.doc
- 建筑排水设计水封、地漏、噪音等问题探析.doc
- 建筑新型材料应用与成本分析探索.doc
- 建筑方案设计竞赛评选办法.doc
- 成果详解妙巴黎little round pots.pdf
- 分析https luts颜色分级包sas iwltbapfree color grading pack by.pdf
- 欧姆龙首先安装cxone4.pdf
- cr hcm项目工厂区域设备lang size no sheets mxv0 mstlen sris a4 de.pdf
- 用户说明1738 armorpoint面板digitalanalog faceplate user instructions.pdf
- 在上聆听勾选提到未来产品m5 u3 p1 warming up and热身.pdf
- 文字在听力原文lektion20.pdf
- 主要计算输入输出信息结果.pdf
- 产科教学课件护理.ppt
- 书法史学教学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