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性能实验报告剖析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一、实验目的
1.研究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制热工况机组性能系数COPh变化规律。2.研究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制冷工况机组性能系数COPc变化规律。.研究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制热工况机组热力完善度变化规律。.研究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制冷工况机组热力完善度c变化规律。实验蒸汽型吸收式热泵机器本体、台蒸汽发生器、冷热水水箱、凝结水箱水箱等
图 蒸汽型吸收式热泵测点布置图实验(1)通过调节蒸汽发生器热源蒸汽阀开度,为()热水口温度,获取不同的。图2.实验设备流程示意图
2.实验步骤(1)1)检查热泵真空度方可开机。
2)热水泵与热源水泵等辅机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热水系统、热源水系统的水封应完好,并排净空气。
3)热水、热源水、蒸汽的入口过滤器是否完好,各管路阀门正确打开。
4)电路等外部配管系统是否。
5)备好实验用的热水量1(15℃、10t),热水量2(60℃、t),热源水量(36℃、1t)。()1)低温热源水流量调整至/h以上;待稳定后再慢慢增加至/h
2)热水流量调整至/h以上;待稳定后再慢慢增加至/h
3))))通过发生器进口处热源蒸汽阀门开度,使得热水出口温度 60℃左右、低温热源水出口温度 ,当热水口温度保持在 0±0.2℃范围内变化时视为稳定()1))))实验表 热源蒸汽温度为时不同热水出口温度的实验数据
热水入口温度 热水出口温度 60 62.5 65 67.5 70 72.5 热源水入口温度 热源水出口温度 冷剂蒸发温度 冷剂冷凝温度 蒸汽入口温度 凝水出口温度 蒸汽入口压力 吸收器出口稀溶液温度 溶液热交换器出口稀溶液温度 蒸汽调节阀开度 溶液喷淋温度 发生器入口温度 发生器出口温度 抽气箱压力 溶液热交换器出口浓溶液温度 发生器浓度 热源水流量 热水流量 吸收器出口温度
(注:表中单位分别默认为温度/℃、浓度/%、流量/t/h、压力/kPa 17.2 吸收器出口稀溶液温度 34.5 热水出口温度 60.4 溶液热交换器出口稀溶液温度 64.5 热源水入口温度 37.6 蒸汽调节阀开度 52 热源水出口温度 32.5 溶液喷淋温度 36.2 冷剂蒸发温度 32.3 发生器入口温度 66.3 冷剂冷凝温度 61.8 发生器出口温度 73.3 蒸汽入口温度 102.4 抽气箱压力 13.5 凝水出口温度 67.8 溶液热交换器出口浓溶液温度 38.3 蒸汽入口压力 42.1 发生器浓度 37.2 热源水流量 10 吸收器出口温度 44.5 热水流量 3.55 发生器压力 32
2.实验数据处理
()吸收器冷凝器热负荷:
其中:Vw—冷却水(热水)流量,m3/h;
tw3、tw1—冷却水(热水)进、出口温度,℃。()的热负荷
)
其中: h3V、—冷剂蒸汽进、出口,kJ/kg。
)))
5)器的热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Gs—热源蒸汽流量,kg/h;
h1—热源蒸汽进口比焓,kJ/kg;
h—发生器出口凝结水比焓,kJ/kg;()的热负荷
其中:Ve—低温热源水(水)流量,m3/h;
Cp—(水)比热,一般取 4.2kJ/(kg·℃);
ρw—(水)密度,可取 1000kg/m;
te1、te2—进、出口温度,℃。()凝水换热器耗热量:
h1—凝水换热器出口凝结水比焓,kJ/kg。机组性能系数 COP
机组性能系数 COP
(6)机组热力完善度
逆卡诺循环制热热力系数
机组热力完善度
逆卡诺循环制冷热力系数
五、实验总结
1.性能分析
制热工况部分负荷机组性能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制冷工况部分负荷机组性能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图3 制热工况下性能变化曲线
图4 制冷工况下性能变化曲线
2.结论与总结
附录:溴化锂水溶液的物性公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南省衡阳县四中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测试物理试题(必修一、二)剖析.doc
- 湖南省衡阳县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八动力学基本问题和多过程问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剖析.doc
- 湖南省衡阳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剖析.doc
- 湖北省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焊接QC小组--提高凝汽器钛管板焊接一次合格率三号字体剖析.doc
- 2016上海高中信息科技会考试卷3精选.docx
- 2016上半年市场总结与下半年市场展望精选.ppt
- 2016.01.06巨岸·幸福城新春民俗喜乐嘉年华周末暖场活动方案精选.pptx
- 2016上海高考备考补习卷34精选.doc
- 湖南省郴州市2016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摸底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剖析.doc
- 2016下社会自考论文通知精选.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