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3例误诊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3例误诊分析.doc

  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3例误诊分析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肺炎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肺炎;误诊; 分析   Analysis of Misdiagnosis of Chronic Eusinophilic     Key onia; Misdiagnosis; Analysis   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chronic eosinophilic pneumonia,CEP)是指无明显病因的慢性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及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疾病[1]。临床少见,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患者报告如下。   1病例1   误诊为大叶性肺炎。患者女,34岁。平时身体健康。因发热、咳嗽1月余,伴咯血2 d而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发热,体温在38 ℃~39 ℃之间,伴咳嗽、咳少量白痰,有时感胸痛,无畏寒、寒战,也无胸闷、心悸,不伴有盗汗,在家诊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青霉素、阿米卡星静脉滴注1周,效果差,后来又用头孢拉定、氧氟沙星、甲硝唑、阿奇霉素联合 治疗 ,患者病情无变化,于入院前2 d出现痰中带血丝。体检:体温38.1℃,脉搏96次/min,呼吸22次/min;意识清,皮肤黏膜无紫绀,咽部无充血,胸廓无畸形,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其余末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5.8×109/L,中性粒细胞0.782,淋巴细胞0.203,单核细胞0.015,X线胸片示双肺可见小片状高密度阴影,边缘不清,入院后诊为大叶性肺炎,先后给予头孢曲松钠、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等药物治疗2周,效果仍不明显,停药后行痰培养、痰找抗酸杆菌均阴性,痰常规检查示嗜酸粒细胞0.56,确诊为CEP,给予强的松60 mg顿服,11 d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X线片及血常规均正常,带药回家治疗。   讨论:发热、咳嗽、咳痰,有时胸痛、痰中带血是肺炎的典型表现,由于肺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若与肺炎相符,临床医生首先确诊为肺炎,较少考虑少见病。通过该例提示我们:临床医生思路要宽,当某一疾病不符合其 发展 规律 时,不能仅考虑自己认为已确诊的疾病。   2病例2   误诊为肺结核。患者男,28岁。既往有慢性鼻炎病史2 a。因发热、咳嗽2周而入院,患者2周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全身乏力,夜间盗汗,体温38 ℃左右,无咳痰,不伴有胸痛、胸闷及咯血,在家 应用 头孢唑啉、氧氟沙星、氨苄西林钠、地塞米松、黄芪注射液等药物 治疗 ,症状消失,但停药后疾病又复发。体检:体温37.6 ℃,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意识清,营养好,皮肤黏膜无紫绀,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鼻腔黏膜轻微充血水肿,咽部无充血,胸廓无畸形,左肺上野可闻及少量湿性音,其余无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2.6×109/L,中性粒细胞0.792,淋巴细胞0.201,单核细胞0.007,X线胸片:左肺上野可见片状高密度阴影,不均匀,边缘不清,入院后诊为肺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四联疗法治疗1个月,患者病情加重,出现胸痛及胸腔积液,抽胸腔积液检验嗜酸粒细胞占0.42,确诊为CEP,给予强的松治疗而痊愈。   讨论:发热、咳嗽、乏力、盗汗是肺结核的症状,X线示病变位于肺尖部,又是肺结核的好发部位,这使临床医生轻率地诊为肺结核,但确诊肺结核的依椐是痰中找到结核杆菌。该例提示我们:临床医生在诊断疾病时,不能思维片面,只注意局部症状,忽略了整体观念,未对全部资料进行综合 分析 ,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3病例3   误诊为支原体肺炎。患者女,42岁。平时身体健康。因发热、咳嗽、胸痛1周而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发热、咳嗽、咳少量黏液痰,伴胸部隐痛,体温最高38 ℃,无心悸、胸闷,不伴有盗汗、咯血,在家口服螺旋霉素、头孢氨苄及静脉滴注头孢曲松、环丙沙星,效果差。体格检查:体温37.5 ℃,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意识清,精神差,皮肤黏膜无紫绀,咽部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血常规正常,X线胸片示右肺上野外带小片状阴影,中上肺野毛玻璃样改变,入院后诊为支原体肺炎,给予阿奇霉素、氧氟沙星治疗,2周后患者病情无变化,痰培养阴性,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病理确诊为CEP,停用抗生素,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d后症状消失,改口服强的松治疗1周后,肺部阴影消失。   讨论:该例有发热、咳嗽、咳少量黏痰,X线胸片示片状阴影及毛玻璃状阴影,初诊医生仅根据上述表现凭主观经验就做出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从而导致误诊,发热、咳嗽、咳痰是一般支气管炎、肺炎的表现,胸片示毛玻璃状阴影多见于间质性肺炎,但也见于支原体肺炎、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等少见病,对CEP认识不足是造成误诊的原因[1]。本例提示我们:临床工作中,不仅要想到常见病,也要想到少见病,注意进行鉴别诊断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