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后裔的纵向发展及横向分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飞后裔的纵向发展及横向分布

岳飞后裔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分布毛泽东主席说:“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人类社会总是波浪式地发展前进的,岳氏家族也不例外。时而一帆风顺,时而坷坷坎坎,历900年沧桑,但总体是发展了、壮大了。 ??? 权奸卖国 精忠门第跌入万丈深渊   由宋高宗和秦桧在1142年一手制造的千古奇冤,岳飞、岳云父子殉难,家属押解岭南拘管。这个文官官阶开府仪同三司、武官官阶太尉,即文武均位居一品、南渡前后由祖孙三代、四十年内所形成的新型家庭,一下子跌入万丈深渊。   当时,夫人李氏41岁,长媳巩氏(岳云妻)22岁,次子岳雷16岁,三子岳霖12岁,女儿银瓶11岁,四子岳震7岁,五子岳霆4岁。岳云长子岳甫4岁,女儿大娘3岁,次子岳申1岁,还有岳雷妻赵氏和1岁的女儿二娘,这一家三代12口人,除四子岳震、五子岳霆闻变潜逃,遁迹湖北黄梅改姓“鄂”,银瓶小姐咬破手指为父辩冤被秦桧党羽抱其投井而亡外,其余9人均被押解,长途跋涉,岭南拘管。被押途中,因不让岳云幼子与母巩氏同行,巩氏悲愤至极,欲死抗争。李夫人劝她说:“以我夫之贤,还能没有后代吗?”   20年后,即秦桧死后第6年,还是那位高宗,也许是出于良心发现吧!下诏解除拘管,准许岳飞家属居住自由。次年 (1162年),孝宗继位,高宗退居太上皇,又授意孝宗“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予录用。”孝宗是真心实意地同情与恩恤岳飞及其后裔的,他在位的26年及其以后的光宗、理宗朝,又曾经多次对岳飞及其后裔进行封赐与追封,在时间上整整持续了一百年,这就使得岳飞的后裔们得以很快复苏和充分地发展。 ??? 宋末国乱 岳飞后裔再遭坎坷   早在1261年,当理宗追封岳飞三代及部下六将时,南宋已处于内外交困的危急时刻,外有强敌蒙古压境,内有贾似道罔上乱国。在此后苟延残喘的18年里,朝政更被贾似道弄的乌烟瘴气。“正人端士为似道破坏殆尽”。但对在官场的岳飞后裔具体迫害到何种程度,已无从考究。但通过岳兴孙由杭州迁宜兴、岳良臣由苏州迁安丘、岳辅雍由常州迁荆州等多起被迫迁的事实透析:他们优厚的地位丧失了,平静的生活被打乱。然后是流离失所,长途跋涉,在异域他乡过起了平民百姓生活,重新创业。 ???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1279年,蒙古族入主中原,取代了腐朽的南宋小朝廷。入主过程和入主初期,对中原人民无疑是一场灾难:其一,入主过程是通过战争实现的,战争必然殃及平民。纵然元世祖忽必烈放长了眼光,约制了屠杀,但终究非解人倒悬之师,1275年11月“屠常州”是谁也掩盖不了的血淋事实;其二,一个新兴而富有朝气的王朝来代替一个腐朽而大失民心的王朝,似乎无可非议,但在当时则是一个民族侵略另一个民族,终究是非正义的。“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的划分,使民族压迫贯穿元王朝的始终,而“南人”则是最迟被蒙古征服的南宋子民,他们处于社会的最低层;其三,改朝换代,官宦之家是必然的打击对象,岳飞裔孙由于受南宋几代恩恤,在官场者多,读书人多,官场者受打击,儒士被俘后又“皆殁为奴”,从而他们在劫难逃;最后,由于观念上的原因,岳飞裔孙比一般的南宋子民更多一层被伤害的因素:岳飞因抗击女真族的侵略而流芳百世,蒙古族虽然不是女真族,但对汉族而言他们都是外来民族这一点是一致的,因而对岳飞精神及其后裔则不能不多一分戒心,特别是大兵南下和入主初期,所以就有世居杭州的岳峨、岳嵋兄弟逃匿凤阳,岳畅由苏州迁南昌,岳之正改“乐”姓居南江……。如果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人身迫害有所松动,岳存、岳天祯也可以授与七品父母官的话,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岳飞精忠报国精神的戒心阴影,则伴着元王朝的85个春秋。杭州岳飞庙的三度兴废为此作了有力的注脚:   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宁宗将岳飞墓旁的智果观音院改建为功德院,即褒忠衍福寺,以表彰岳飞功德;元初(1279年)废;1301年,岳飞六世孙岳士迪重建,不久即废;1340年重建,1359年又毁于兵灾;明洪武四年(1372年)又建……《武林世谱》在序言里则作了以下叙述:“宋咸淳七年(1271年),国号改元,诸宗隐约散处江、鄂、燕、豫、山、陕、陇西、吴、兖间,而庙墓无人,一朝委地矣。”        ??? 明朝崇祀?为岳飞后裔再创发展契机   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年),将岳飞列入历代名臣崇祀历代帝王庙;   1388年,核定历代名臣37人,从祀太祀殿的东西厩,岳飞为37位名臣之一;   以后,再追封岳飞为“三界靖魔大帝”,与关羽同祀;   景泰元年(1450年)侍讲学士徐友贞奏准于汤阴岳飞故里立庙,如钱塘之制;   1451年,奉圣旨:赐额“精忠之庙”。   民间的朱仙镇岳庙、程岗岳庙、泰州岳庙、丹阳岳庙、九江忠武王祠……也都先后兴建或重修于此时。在这样一系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