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科技发展.pdf
从统计视角探讨中国历史科技发展特点
董洁林,陈娟,茅莉丽
摘要:为了从历史角度探究中国科技创新的统计特征,我们建立了一个基于科技创新首
创时间和地点的“人类科学和技术历史成就”数据库,然后定量统计了中国及世界其他地区
的科学和技术的首创成就,并对各国和地区进行横向比较,有如下主要发现:1)中国历史
累计技术创新项目约占世界总量5.8%,比欧美相去甚远,也逊于中东地区,但胜于印度/巴
基斯坦地区。2)中国历史科学活动和成就少于人类总累计数1%,显示中国自古以来科学探
索活动不活跃。3)中国历史上的技术创新,时间上在春秋战国到宋朝期间较活跃,宋朝之
后(1300AD 至今),技术创新几乎完全停滞。4)从各地区科技创新的历史横截面统计数据
可见,欧洲地区从公元前500 年开始科技活动就较活跃,科技成就积累一直超越中国。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科技成就,有两大派别一直在争论不休。一派认为中国历史上有一些
[1][2]
技术发明但科学成就很少 ;另一派则认为中国在15 世纪以前科技很发达,但之后就停
[3]
滞不前了,而欧洲接踵而至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把中国抛在后面 。这两派学者大多基于
案例列举方式结合思辨讨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案例列举法用来证伪某个结论是有效的,但
难以证实某个结论。较少人用定量统计的方法来探讨中国和西方科技发展水平,这正是本文
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希望以此得到具有一定统计意义的发现。厘清历史事实的意义不仅
在于对一些权威结论进行反思,它更是我们探索前行方向的坚实基础。
二、文献综述
1.历史“科技创新水平”的定量表达
对长历史跨度的“科技创新水平”的定量表达,是一项难度较大的任务。文献阅读表明,
学界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基于某一本科技编年史,对该书收录的科学和技术项目进行统计。由于原作者对
历史科技成就的选择具有主观性且选择标准不明(很多编年史都是“大事记”,而不都是具
体的科技成就),这种方法得到的数据有较大的局限性,例如原作者地域、知识、成书时间
等。而二次使用该书数据的作者,较难了解原作者的局限性如何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结论的
可靠性。因此,用不同的编年史书籍进行统计,结果往往相差很大,甚至彼此矛盾。
[4]
(2)Peregrine 方法 :在历史上截取几个时间横截面(例如公元前1000 年,公元元
年,500 年,1000 年,1500 年等),每个时间横截面选择几项主要科技成就,然后研究在
这几个时间横截面各国的使用情况(而不是创造),并对各国所采用的科技创新进行打分。
由于近代创新传播速度很快,用这种方法来衡量近代各国科技水平很不准确。另外,“主要
科技创新”的选择以及对“各国科技创新使用打分”都缺乏客观标准,因此结果具有较强的
主观性和任意性。
(3)代理变量方法:基于科技创新和人口数正相关并且人口增长是促进创新的原因的
设想,Kremer 建立了一个“科技”参数和人口关系的数学模型,用人口变量作为代理变量
[5]
来研究经济和人口/科技的关系 。这种思路事实上去掉了“科技/知识”作为独立变量的地
位。Kremer 用全球人口和经济数据实证检验,显示较好结果,但也引起了诸多争议,很明
显的一个问题是科技发展在历史时间和空间上分布都是极为不均衡的,该模型不能解释这种
不均衡性。为了弥补这个理论的不足,有人沿着这个思路进行修改,例如将人口总数改为人
[6]
口密度等 ,但未能从本质上改善这个方法的缺陷。
2.关于中国科技历史
对于中国科学和技术史的研究,李约瑟等著的七卷三十余册《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他挖掘出很多中国人自己都不曾重视的
历史科技成就,纠正了很多早期学者认为“中国没有科学和技术发明”结论,也开启了中国
和西方科技发展史的比较研究视角。同时,他用提问的方式(“李约瑟难题”)认为中国从公
元早期到十五世纪,科技水平高过西欧。过去三十余年,很多学者基于李约瑟的结论,试图
从各种角度试图回答“为什么”[7][8][9][10]。金观涛先生曾经用历史科技发展的数据来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家族.pdf
- 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分析_郑云飞.pdf
-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邹逸麟.pdf
-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邹逸麟).pdf
- 中国历史发展摘要三) 秦汉二朝.pdf
- 中国历史发展摘要九)辽、夏、金三朝史.pdf
- 中国历史发展摘要八) 宋代.pdf
- 中国历史图表.pdf
- 中国历史地理.引言.pdf
- 中国历史地理09.pdf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