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质工程学(给水处理)
水质工程学;第一篇 城市给水处理;第一章 给水处理概论;第一节 给水水质指标;二、化学指标
1.杂质或污染物质的单项指标
水中化学物质的各单项质量浓度指标,如:铁、锰、硫酸盐、氯化物、砷、镉、铬等等。
2.无机特性的综合指标
反映水的无机特性的一些常用指标:PH、碱度、酸度、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总含盐量等。
3.有机污染物的综合指标
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的综合指标:耗氧量(OC或CODMn,又称高锰酸钾指数)、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总有机碳(TOC)等。;三、微生物指标
常用的水中微生物指标菌测定项目有: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等
四、放射性指标
饮用水的放射性指标测试项目是:总?放射性、总?放射性。;第二节 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GB 5749-2006);第三节 给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与基本工艺;二、给水处理的基本工艺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
预加氯 混凝剂 氯
原水 管网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厂工艺
氯
井水 管网
;现有水处理技术的不足
1 水质的替代参数不能精确描述水质
如浊度、生化需氧量
2 缺乏精确的基础理论(数学、化学)
3 缺乏新的分析思路
混沌的概念、系统的概念;创新思维的运用
1 新材料的利用
2 生物技术的利用
3 水处理基础科学与技术基础科学的建设
包括反应器理论、模型理论等;第二章 混凝;第一节 混凝基本理论;胶体表面电荷的来源; 3.胶体的稳定与凝聚
1)胶体的双电层结构
带电荷的胶核表面与扩散于溶液中的异种电荷离子(反离子)正好电性中和,构成双电层结构。
一部分反离子被紧密吸引在胶核颗粒的表面附近,可以随微粒移动,这一层称为吸附层。
另一部分反离子由于热运动和溶剂化作用向外扩散,构成扩散层。
2)胶体不凝聚的原因
a.排斥势能峰的高低
b.水化膜的厚度
胶体的稳定性关键在于聚集稳定性,而聚集稳定性取决于胶体颗粒表面的动电位即?电位。
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降低胶体颗粒的电动电位,能使胶体脱稳凝聚。
;叔采—哈代法则;DLVO理论介绍;二、金属盐水解规律
1.以铝盐为例,其水解产物分为以下几类:
1)单体形态
2)中小型聚合物形态
3)大型聚合物形态
4)氢氧化铝沉淀
2.水解规律
1)PH值较低时,水解产物以单体或中小型聚合物为主;pH值较高时,以大型或氢氧化铝为主。
2)各组成含量与混凝剂的种类及浓度有关。
3)其水解物种的分布与混凝剂机理密切相关。
;三、混凝机理
1.电性中和:
通过投加电解质来降低或消除颗粒的动电位,从而压缩双电层的方法。
2.吸附架桥:
水中高分子物质通过某长链吸附胶体,起到胶体之间相互结合的桥梁结构。
3.网捕或卷扫作用:
当金属盐投量很大而形成大量氢氧化物沉淀时,可以网捕或卷扫水中胶粒,并使之发生沉淀。
4.胶体的再稳定现象:
对于无机盐,投量过大会导致胶体表面带上反电荷,从而发生再稳定现象;对于高分子物质而言,投量过大会导致胶体被长链包裹,从而发生胶体保护现象。
;总结;发展阶段:;第二节 混凝剂和助凝剂;
2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1)聚合氯化铝
基本制备方法:
A以含铝矿物(如铝土矿、粘土、高岭土、明矾石、煤矸石等) 为原料:
B以单质铝(铝锭、铝灰、铝屑等各种铝加工下脚料为原料:
C 以铝盐化合物(如三氯化铝、硫酸铝、工业氢氧化铝等) 为原料:
D粉煤灰等 固体废料
;聚铝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水解物种的分类:
1 单体及小分子
2 中型聚合物,其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