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构树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
构树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 为了有助于构树属植物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文章对该属植物中已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其在开发新药方面奠定基础。
【关键词】 构树属植物 黄酮 药理作用
构树属Broussoia隶属于桑科,桑亚科。该属植物在全世界共有4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及太平洋岛屿。构树属的4种植物分别为构树B. papyrifera、小构树B. kazinoki、藤构藤葡蟠,B. kaempferi、落叶花桑B. kuris[1],在我国均产。由于该属植物具有药用价值[2],其化学成分的研究非常受人关注,尤其是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已比较完善。因此本文就对该属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黄酮类化合物
构树属植物中的黄酮类成分主要包括构酮( broussoflavone )、构酮醇( broussoflavonol) 、小构树醇( kazinol)等, 具有黄酮(醇)(Ⅰ)、二氢黄酮(醇)(Ⅱ)、黄烷(Ⅲ)、噢哢(Ⅳ)、查耳酮(Ⅴ)等母核。目前已发现构酮A~C、构酮醇A~F、构噢哢A ( broussonaurone A)、构查耳酮A 和 B (broussochalcones A and B) 、小构树醇A~P ,异偕查耳酮C(isogemichalconeC) 、5 , 7 , 2′, 4′- 四羟基-3-牛儿黄酮( geranylflavone)、2-次苯甲基苯并呋喃酮、3 ,3′,4′,5,7-五羟基黄酮(3 ,3′,4′,5 ,7- pentahydroxyflavone, 桑黄素或槲皮酮)、乌拉尔醇(uralenol) 等几十种黄酮类化合物,其部分化合物的名称、结构见图1及表1。
表1 构树属植物中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略)
图1 构树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及母核(略)
2 药理作用
2.1 抗氧化作用 贾东辉等[15]研究表明,构树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黄酮,并且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随着提取浓度的增加,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随着时间的延长,脂肪酸不断被氧化,导致过氧化脂质增加,生成的碘含量也会增加,因此抗氧化活性会逐渐降低。据王亭等[16]研究表明,长波紫外线对人角质细胞有明显的氧化损伤,而构树总黄酮对这种氧化损伤有防护作用。
2.2 消除自由基作用 Jae-Ha Ryu等[17]发现, 从健康小构树的根皮中分离得到的小构树醇B,不仅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还具有多方面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在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 化验体系中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比维生素E还要强;具有抑制铁引起的鼠脑匀浆油脂过氧化的能力,这种作用随着其浓度的增大而加强;它还具有抑制NO生成的能力,研究发现,这种能力不是由于其能够直接抑制可诱导NO合成的酶的作用,而是通过抑制IκBα蛋白的磷酸化和降解来抑制NO的生成。
2.3 抗菌作用 渠桂荣等[18]发现,从受伤的或注射过镰孢霉菌的构树的根皮中分离出的brousonin A~F 等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抵抗镰孢霉菌的作用,被称为植物抗毒素。这些化合物的发现为植物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并可能 发展 成为新的抗菌药物。
2.4 抗血小板凝聚作用 Lin C N等[19]用人富集血小板的血浆和野兔血小板悬浮液进行实验,发现从健康构树的根皮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中,构查耳酮A、构噢哢A、小构树醇A 和构黄醇F 能强烈抑制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这种抑制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其中,构查耳酮A、构噢哢A、小构树醇A 对胶原质及构查耳酮A 对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亦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阿司匹林对这两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无抑制性。
3 结语
在我国传统中药复方制剂中, 有很多以黄酮作为主要成分, 因此深入研究植物中的黄酮成分, 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更有其巨大的实用价值。
目前,从构树属植物中已分离出来了几十种黄酮类化合物,今后应该以其为先导进行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和改造,以期在发现潜在新药的同时深化对该属植物的认识。
【 参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