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参考文献与入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国参考文献与入门

三国参考文献比较与入门 首先,我才疏学浅,很多书还没看过,有些因题材方向,比方文学,我根本不打算阅读,对那方面有兴趣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 其次,我打算简介近二百套我看过,且认为是有点价值的才分享,有些看过但不屑一提的,不会介绍。维基与百度、书本简介目录,这些能找到的资料,我不打算著墨过多,只谈我的读后感、诸本分析比较优劣、如何入门等。个人的读书报告,就肯定是主观,有些书可能赞过了头,有些书可能贬至不在这里介绍,求轻喷。 最后,只谈三国内容的相关部份,其他朝代的忽略了。 对初入门者来,廿四史虽是最最原始的文献资料,但要有相当的古文阅读水平,而且还要懂得如何从诸纪传,找出相关的内容,才能掌握一件事的基本轮廊,这绝对不是脑内全无概念的入门者先阅读的书,尤其是诸制度。 简述三国历史的通史,是首选。 黎东方、吕思勉、何兹全、张大可等诸位大家,都写过三国史。如果要我推荐,我首选我的启蒙本:马植杰的《三国史》。因为在各环节(政治兴衰、经济、官制、文史哲)都介绍的前提下,还讲述了诸外族。 有个基本概念后,还是建议认真懂最最原始的史料,其他人的相关著作,哪怕是权威,也不见得全对,根基打稳了,能事半过倍,否则也只是停留在你看过的那几本书,那几位作者的复读机。内文标示了入门的话,根基不太札实,也可以考虑一看,但没写的,不太建议了。 所有著作,作者引用的原文,一定要自己翻查一次,资料是对但写错出处,还是小事;断章取义或推论力度不足,才是大事。 至于简牍,虽然是出土的原始资料,但没有足够的底子,强行阅读反而会无法有效理解,故我的排列虽是放在基础史籍之后,但其实应该是有相当的资历才建议阅读。 关于读史方法,入门书以下三选一:《中国历史研究法》(钱穆著)、《中国史学发微》、《治史三书》。一、基础类 政治篇 《三国志集解》、《后汉书集解》、《晋书斠注》 三国史范围内,最详尽的注解本,不但有作者及诸先贤的分析、不同史料的取舍理由,也附有同一个人其他事,能散见于哪里。对有一定基础的入门者来说,是最快上手的。 《宋书》、《梁书》、《隋书》 其实也就是应用一下职官志、郡国志之类,其中梁在讲述诸夷,往往有以前所没有的内容,可供参考。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 如果有兴趣族谱的话,反正我不太相信这东东。 《续后汉书》 抛开萧常和郝经的蜀汉正统论,还是有异于廿四史的资料,可能反正是比百讷本更早的原文,可用来纠错;也可能只是他们的见解,那就可能对,也可能错,故要具体分析案例。不能说是完全无用之书,但也不是必读不可。 《八家后汉书辑注》、《九家旧晋书辑本》 三国相关内容其实真的很少。 《三国志校笺》 赵幼文有部份见解,比卢弼更出色和合理。引用了萧常《续后汉书》、郝经《续后汉书》、《建康实录》等校对,也是其优点;应用武英殿底本而舍百讷本,这点见仁见智了。综合来说,也不失为值得一购的本子。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其实这个按以前的排列方法,不算正史,但这部地方史,补充了很多蜀汉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地方史。当然,也有部份与《三国志》相左的内容,入门者没有头绪时,任乃强的注译能帮助你。 作为首届国家图书奖的得奖作品,其实真的不用再多废笔墨,总体来说,意见基本正确,注译有时超出原文数倍,算是其他的参考意见;在校对底本方面也可见其功力。 当然,刘琳的《华阳国志校注》也值得一看,尤其它是简体横版,对很多人来说,比任乃强的舒服。所以要因人而异,好像对从小看竖版繁体的我,完全没区别。 《建康实录》 其实可以说是吴版纪,补充了很多《三国志》没有的内容,比方步练师之名;因有《资治通鉴》所引用的内容,比方孙权表刘备为荆州牧。 同时因很多与《三国志》相左的内容,后记的校勘之功用,是时候发挥了。 中华书局版对比上海古籍版,中规中矩,没有太多较差劲的校勘。 《校补襄阳耆旧记》 是难得补充荆州士人、地利、风俗的史料,尽管黄惠贤先生在多年后,不太满意自己的校注版,但仍是目前为止最佳的辑本。 胡注《资治通鉴》 时间和诸史料的取舍,通鉴毕竟是集北宋的精英来编著,有相当的权威性。胡三省的注解,中规中矩,有对有错,但大体上还是能引用。 《后汉纪》 东汉编年体,还有很多内容是《后汉书》、《三国志》所没有的,可惜的是在曹操迎刘献后,著墨不多了。以周天游校注的版本为佳。 《世说新语笺疏》 魏晋之际史家所在的环境,迫使他们有不少曲笔;裴松之虽注引了很多南朝时尚存、现在已散佚的诸史料;《太平御览》这些类书虽搜集了不少唐、宋时的史料,但对比南朝来说,应该丢失了不少。 《世说新语》及其所注引的诸史料,填补了空白。有不少大家也注译,当中以余嘉锡先生的最为详尽,且是以比较哪条史料更可信为主,最适合三国研究者。 如何阅读运用?可先从后记,以笔画数查出四角号码,然后以号码找出相关人物,再远用查纪传的方式,查遍你认为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