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流组织形式对洁净手术室净化效果的影响
气流组织形式对洁净手术室净化效果的影响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运平 邢金城 凌继红 李永攀
摘要:针对相同室内条件、不同气流组织形式下(垂直流和单向流)的两种模型,运用CFD在不同送风速度时对两种流型室内粒子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以关键区沉降粒子、切口区捕集粒子和室内滞留粒子为三个指标,对垂直单向流和水平单向流的净化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相同的风量下,水平流情况下的手术关键区沉降粒子数明显少于垂直流;在切口捕集粒子数上,垂直流送风速度为0.25~0.3m/s,水平流送风速度为0.28~0.37m/s时,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在相同风量下,水平单向流情况下室内滞留粒子数明显少于垂直单向流情况下的室内滞留粒子。
关键词: 气流组织 洁净手术室 手术关键区 切口区 室内滞留粒子
1 前言
我国的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8770mm×5380mm×3000mm
垂直流送风口尺寸:3000mm×3000mm
垂直流回风口尺寸:800mm×400mm(距地高度100mm)
水平流送风口尺寸:2950mm×2050mm(距地高度500mm)
水平流回风口尺寸:2000mm×1300mm(距地高度500mm)
排风口尺寸:400mm×400mm
图2 室内设备及医护人员布置图
2.2 数学模型
为了简化计算,模型进行了如下假设:
室内气流为不可压缩常物性牛顿粘性流体,稳态流动;
假设送风面上风速均匀;
不考虑辐射换热;
手术室中细菌散发源仅考虑人员;
不考虑微生物的沉降、自然衰减和自然生长;
忽略由于人员扰动带来的气流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手术室中的细菌主要是由脱落的皮肤碎屑携带的,脱落的皮屑是最表面的角质层。角质层的厚度总共约100—200μm,由20层重叠在一起的死亡扁平细胞构成,每层的厚度约5—10μm。同时,Woods等人估计:手术台前手术人员散发的典型碎屑平均直径约7.5μm。在模拟过程中,粒子的密度取1000kg/m3。从概率的角度,人体的细菌可能从任一位置散出,但是在相同的散发率下,细菌的散发位置不同将导致不同的室内浓度场的分布。从最不利的角度出发,在数值模拟中,人员细菌散发位置设定在上半身和面部。
数值模拟中采用K-ε标准双方程模型计算气流运动,采用拉格朗日法追踪粒子。医护人员的散发粒子数目为600CFU/人.min。计算中,粒子受力考虑了气流力、重力、温度梯度导致的热泳力、亚观粒子的布朗力,考虑横向速度梯度引起的saffman升力。
室内所有壁面为无滑移壁面,设备及人员的边界条件设定如表1所示。
表1 室内人员及设备的边界条件
室内设备 数量 尺寸 边界条件及功率 无影灯 2台 直径600mm 常热流,2×150W 照明灯 8组 300mm×1500mm 常热流,8×72W 心肺功能仪 1台 500mm×500mm×1200mm 常热流,80W 麻醉机 1台 500mm×500mm×1200mm 常热流,30W 医护人员 7人 身高1700mm 常壁温,300K
3 数值计算
3.1 计算工况
因为沉降生物粒子是造成手术部位感染的直接因素,而沉降粒子的分布主要受气流的影响,在模拟中分别在相同送风方式(垂直或水平单向流)不同风量和相同风量不同送风方式的情况下,对手术室的气流和手术关键区(病人上方,1m高度)粒子数目进行了比较。为了节省计算时间,在模拟计算中待流场稳定后,人体开始散发粒子,散发时间1分钟,计算3分钟,对比手术关键区粒子沉降数目和室内滞留粒子数目。具体工况如表2所示:
表2 计算工况表
垂直单向流 风量(m3/h) 12960 11340 9720 8100 6180 5832 风速(m/s) 0.4 0.35 0.3 0.25 0.2 0.18 水平单向流 风量(m3/h) 12932 11620 9886 8112 6139 5832 风速(m/s) 0.59 0.53 0.45 0.37 0.28 0.266
对不同风量下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后可以看出,送风速度越大,气流对手术关键区的影响明显,能够更好的保持单向流的特性。而且该模型中3000mm×3000mm的送风口相对于传统的2600mm×2400mm的送风口而言,即使在较小的送风速度下,从送风到回风过程气流组织单向流特性明显,无疑对提高手术室环境有很好的效果。
3.2 垂直流不同送风速度下的粒子数比较
从结果可以看出,随着送风速度的减小,沉降在手术关键区的粒子数增多,同时室内滞留粒子数也在增多,而且在送风速度达到0.35m/s以下时增加趋势更加明显。具体结果及比较如表3和图3、4所示:
表3 垂直流模拟结果
送风速度(m/s) 0.18 0.2 0.25 0.3 0.3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村生活污水改造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 VIP
- 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填图精讲.doc VIP
- (完整word版)新概念英语第3册课文word版.pdf VIP
- 菲律宾结构设计规范NSCP chapter 4c.pdf VIP
- D-Z-T 0405-2022 无人机航空磁测数据采集技术要求(正式版).docx VIP
- 高层住宅水电暖安装工程的组织与实施计划.docx VIP
- 破壁料理机食谱大全奥克斯篇.pdf VIP
- 金航联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药治疗策略》习题答案.docx VIP
- 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CRRT在急诊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答案.docx VIP
- 菲律宾结构设计规范NSCP chapter 4b.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