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三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文言文〕测试题.docVIP

初三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文言文〕测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文言文〕测试题

海口市义龙中学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8分) (1)又何间焉(  ) (2)形貌昳丽(   )  (3)蹴尔而与之( ) (4)舜发于畎亩之中( ) (5)始龀( ) (6)陟罚臧否( ) (7)猥自枉屈( ) (8) 布衾? (????? ) 2、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9分) (1)又何间焉( ) (2)神弗福也( ) (3)私我也( ) (4)闻寡人之耳者( )(5)能勿丧耳( ) (6)国恒亡( ) (7)惩山北之塞( )(8)山之一毛( ) (9)危急存亡之秋( ) 3、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5分) (1)小惠未徧: 通 词义: (2)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 词义: (3)困于心,衡于虑: 通 词义: (4)甚矣,汝之不惠: 通 词义: (5)乡为身死而不受 : 通 词义: 4、解释加点词古今含义的不同。(8分) (1)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2)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3)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4)由是感激 古义:       今义: 5、运用所学课文知识填空。(13分) (1)《曹刿论战》选自 ,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国的史料编写的 体史书。 (2)“一鼓作气”是出自《曹刿论战》的一个成语,它在文中的意思是: ,现在的意思是: 。 (3)《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写的 体史书    。题目中的“讽”的意思是 。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中表明诗人推已及人,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5)自经丧乱少睡眠, !句中“丧乱”指 。 (6)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和陈情得以完美的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二、综合学习与探究 7、下面是关于诸葛亮的一副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照示例,写出另外列出来的六项具体所指。(6分)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例:三顾:三顾茅庐。 (1)六出________ (2)七擒________ (3)东和________ (4)北拒________ (5)收二川________ (6)排八阵______ 8、根据《鱼,我所欲也》一文的相关内容,填写完整下面的一副对联。(3分) 上联:杀身以成仁,斯仁非仁也; 下联: ,此 是 乎? 9、孟子认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生活在物质十分丰富的现代社会里,你认为,现代人应有哪些忧患意识。(3分) 10、作为家里的一名成员,你看到父母上班回家后又忙于家务的身影,很希望能替父母分担些家务,可是每次当你走进厨房时,你的妈妈总是以学生应把全部精力放到学习上,家务不需要你做为由把你支了出来。为此,你非常苦恼。你既不想让父母伤心,又想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妈妈。学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后,请你学习邹忌那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对妈妈说出你的想法。 三、文章阅读与欣赏 (一)(19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