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各区县期末及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北京市各区县期末及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东城区:
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11分)
.忆江南①
.纳兰容若②
.江南好,城阙沿嵯峨③。故物陵前唯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
. 注:①忆江南:词牌名。②纳兰容若:清代著名词人。此词为其跟随皇帝至南京 时所做。③嵯峨(cǒu é):高峻。
. (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或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江南好,南京城门两边的望楼依旧那么巍峨。
. B.词的第二句使用了倒装句式,并形成了对仗。
. C.只有石马和铜驼的存留还能带给人一丝惊喜。
. D.夜深人静,仿佛仍听到当年《玉树后庭花》的歌声。
. (2)词中的“尚”和“唯”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
.
.
. (3)这首词与刘禹锡《石头城》(山转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诗主旨相同,手法有异。请结合这两个作品的具体诗句,从主旨或手法中任选其一,进行解说。(5分)
12.(1)C(强调“故物“在,而盛景不再,意在感概人世沧桑)(3分)
(2)这两个字都体现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兴衰更替的凭吊(3分)
(3)答题要点:主旨:都是对兴替的凭吊。
手法:《忆江南》相对更含蓄隐晦一些。
具体结合诗句进行讲解,意思对即可(4分)。
语言表达1分。
海淀区: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①一③题。(10分)
暗 香①
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②。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③,正寂寂。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①辛亥冬,词人应邀到范成大前石湖别墅作客,投主人之雅好,作《暗香》《疏影》二曲。该词为其一。②何逊:南朝梁诗人。曾作《咏春风》诗。在扬州时,居处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来他由洛阳再赴扬州访梅,却彷徨终日,不能成章。③江国,指江南水乡。
①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上阕“旧时月色”至“不管清寒与攀摘”五句,写月下梅边吹笛的情景,引起了词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B.“何逊而今渐老”以下四句,词人以何逊自比表明自己诗情锐减,但眼前竹映疏梅,冷香浮动,撩起了词人的情思。
C.下阕“江国”至“夜雪初积”四句,写远方之人折梅投赠,因路遥积雪,元从寄达,词人顿觉冷清寂寞。
D.“翠尊易泣,红尊无言耿相忆”两句,词人托物寄情,将深婉的相思之情移于“翠尊” “红尊”之上。
E.结句“几时见得”,包含了两层意思:梅花落了何时再开,故人分别何时重逢。言外有意,韵味深长。
②这首词即景言情,感慨今昔,追怀旧游。上阕主要运用了 和 的表现手法。(2分)
③“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的名句,请从炼字和意境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12.(10分)
①(4分)A C
②(2分)虚实结合(对比)(1分)用典(1分)
③(4分)“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人回忆当年西湖繁梅盛开的情景。一个“压”字,写出了梅之繁盛,令人赏之不尽(1分)。“寒碧”则写出了湖水的清冷似冰,澄澈如玉 (1分)。千树红梅与寒冷碧波相互映照,冷峻中透着热烈(1分)。显示出旧时情景之美好,更衬出今日思念之情深(1分)。意思对即可。
昌平区: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①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
注释:①蘋(pín):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来往议阴晴:行人来来往往,都在讨论着天气变化。
B.荷雨洒衣湿:听得雨打荷上,才发现下雨,才发现衣服被雨洒湿。
C.鹊声喧日出:喜鹊喧闹,似乎在告诉人们太阳出来了。
D.鸥性狎波平:波平如镜,生性爱水的鸥在水面尽情地玩乐。
②“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③本诗以“山行”为题,诗句中却没有一个“行”字,诗题与诗句是不是矛盾?请作简要分析。(4分)
12.①A(首联用拟人手法,意为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在忙着议论究竟是阴好,还是晴好)(2分)
②第一问:用了拟人和夸张。第二问:表达了作者对山色的喜爱之情。(4分。一问2分)
③不矛盾。简要分析:全诗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所写内容(浮云在空,到荷雨湿衣、蘋风吹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三语文基础训练–语序.doc
- 初三语文模拟测试题〔第1卷〕.doc
- 初三语文第1学期期中考试卷.doc
- 初三语文第3周周末练习.doc
- 初三语文第2次模拟试卷.doc
- 初三语文第2轮综合模拟考试试卷.doc
- 初三语文第6册第5单元检测题.doc
- 初三语文考试古诗文复习篇目2012–2.doc
- 初三语文衔接第九讲〔学生〕.doc
- 初三语文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教案.doc
- 2025年3D打印材料在生物医疗植入物的研发与应用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动态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docx
- 年产8万吨功能型聚酯薄膜项目商业计划书.pptx
- 2025年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与成果转化政策环境优化研究与应用策略报告.docx
- 最新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所有教学反思 .pdf
- 2025年图书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困境下的数字版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001].docx
- 2025年农业大数据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策略报告[001].docx
- 新能源车用智能仪表生产基地项目招商引资方案.pptx
-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pptx
- 2025年农业科技园区农村电商发展报告[001].docx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