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语言文学自考大专0506写作自考复习资料.doc

汉语言文学自考大专0506写作自考复习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言文学自考大专0506写作自考复习资料

第 一 章 主 题  这一章是写作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以下各章有统领作用。   这一章所讲的主要内容是:主题的涵义和作用、确定主题的原则、确定主题的要求,和怎样提炼主题。   这一章学习和考核的重点是第二节和第三节,即确定主题的原则、确定主题的要求。第四节的内容有些复杂,但不是考核的重点。   本章在近年考试中出题的情况:   2007年4月共3题3分。   13.文章主题的针对性是指( )P14   A.透过事物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   B.回答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现实问题   C.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所掌握的材料   D.集中体现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答疑编   答案:B   23.主题要集中,主要指的是( )P17   A.主题要简明和单一   B.主题不能含糊不清   C.主题要有鲜明的倾向性   D.主题要能揭示事物本质   【答疑编   答案:A   (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笑》)的主题思想。(1分)   【答疑编   答案:不管在任何年代、任何困苦的环境中,人类的爱心永远不会泯灭。见课本12页下。   2006年7月共3题3分。   1.下列标题直接点明主题的是( )P10   A.席慕容《燕子》   B.臧克家《炉火》   C.陈晓兰《年轻真好》   D.贾平凹《丑石》   【答疑编   答案:C   2.古人强调“言授予意”指的是( )P12   A.语言决定文章的立意   B.语言决定文章的审美价值   C.文章主题决定文章的结构   D.文章内容决定语言的运用   【答疑编   答案:D   3.提炼主题新颖的角度是( )P24   A.比较角度   B.选材角度   C.认识角度   D.心理角度   【答疑编   答案:C   2006年4月共3题4分。   2005年7月共2题2分。   2005年4月共3题4分。   分析:第一章在近年考试中占2-4分,以3-4分为多。题型多为单项选择题,没有分值较大的题。 第一节 主题的涵义和作用   一、主题及相关概念   (一)主题,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渗透贯穿于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写作的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理解这个定义有两个要点,一、主题是作者一种观念,二、主题渗透贯穿于文章的全部内容。   但从另一角度看,主题又是读者对文章的一种独特理解。也就是说,读者对文章主题的创造起着积极的作用。这种理解的深广度,往往与读者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知识结构、审美情趣等因素有关。因此读者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允许具有某种宽泛性、多义性和灵活性。   主题的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的不同称谓:   在文学作品中,主题一般称为“主题思想”,或简称为“主题”。它指的是作者在作品中通过全部题材的叙述和描写,所体现出来的主要思想,或从中折射、透露出来的某种情趣、意向、格调、氛围等。在一般记叙文中,主题称为中心思想或中心意思。在说明文中,主题可称为中心内容或中心意思。而在议论文中,则一般称作中心论点或基本论点。   (二)课题、论题   课题和论题是指文章写作中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前者一般指科学论文的研究对象,后者是指议论文的论证对象。课题或论题不同于主题,它们一般只概括反映文章的内容性质和基本范围,不体现作者的主要观点,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主题则是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是作者的见解,是主观性的东西。比如说某人研究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可以说是课题或论题,而他在文章中说柳宗元确立了山水游记的文学地位,这可能就是文章的主题了。   (三)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名称。它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旗帜和路标。其作用有如下三个:一是可以暗示文章的体裁,二是引导读者去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探索文章的内在主题,三是可以画龙点睛,先给读者一个鲜明深刻的印象。   标题同主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有的直接点明主题,这样的标题一般是一个判断句,如鲁迅的《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三毛的《什么都快乐》;   2.有的用形象的手法间接暗示主题,这样的标题一般是一个名词,如贾平凹的《丑石》、臧克家的《炉火》、鲁迅的《无花的蔷薇》;   3.有的揭示内容的对象、范围和性质,如丰子恺的《爆炒米花》、王安忆的《关于家务》、冯骥才的《珍珠鸟》;   4.有的说明主题表达的体裁和方式,如冰心的《小品二章》、吴伯萧的《菜园小记》、钱学森的《论思维科学》;   5.有的标明主题的线索,如子敏的《听雨》、孙犁的《菜花》、张洁的《挖野菜》;   6.有的用设问句、感叹句表明主题的倾向,如毛泽东的《“友谊”还是侵略?》、陈晓兰的《年轻真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