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言文学自考大专0506写作自考复习资料
第 一 章 主 题 这一章是写作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以下各章有统领作用。 这一章所讲的主要内容是:主题的涵义和作用、确定主题的原则、确定主题的要求,和怎样提炼主题。 这一章学习和考核的重点是第二节和第三节,即确定主题的原则、确定主题的要求。第四节的内容有些复杂,但不是考核的重点。 本章在近年考试中出题的情况: 2007年4月共3题3分。 13.文章主题的针对性是指( )P14 A.透过事物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 B.回答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现实问题 C.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所掌握的材料 D.集中体现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答疑编 答案:B 23.主题要集中,主要指的是( )P17 A.主题要简明和单一 B.主题不能含糊不清 C.主题要有鲜明的倾向性 D.主题要能揭示事物本质 【答疑编 答案:A (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笑》)的主题思想。(1分) 【答疑编 答案:不管在任何年代、任何困苦的环境中,人类的爱心永远不会泯灭。见课本12页下。 2006年7月共3题3分。 1.下列标题直接点明主题的是( )P10 A.席慕容《燕子》 B.臧克家《炉火》 C.陈晓兰《年轻真好》 D.贾平凹《丑石》 【答疑编 答案:C 2.古人强调“言授予意”指的是( )P12 A.语言决定文章的立意 B.语言决定文章的审美价值 C.文章主题决定文章的结构 D.文章内容决定语言的运用 【答疑编 答案:D 3.提炼主题新颖的角度是( )P24 A.比较角度 B.选材角度 C.认识角度 D.心理角度 【答疑编 答案:C 2006年4月共3题4分。 2005年7月共2题2分。 2005年4月共3题4分。 分析:第一章在近年考试中占2-4分,以3-4分为多。题型多为单项选择题,没有分值较大的题。
第一节 主题的涵义和作用
一、主题及相关概念 (一)主题,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渗透贯穿于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写作的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理解这个定义有两个要点,一、主题是作者一种观念,二、主题渗透贯穿于文章的全部内容。 但从另一角度看,主题又是读者对文章的一种独特理解。也就是说,读者对文章主题的创造起着积极的作用。这种理解的深广度,往往与读者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知识结构、审美情趣等因素有关。因此读者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允许具有某种宽泛性、多义性和灵活性。 主题的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的不同称谓: 在文学作品中,主题一般称为“主题思想”,或简称为“主题”。它指的是作者在作品中通过全部题材的叙述和描写,所体现出来的主要思想,或从中折射、透露出来的某种情趣、意向、格调、氛围等。在一般记叙文中,主题称为中心思想或中心意思。在说明文中,主题可称为中心内容或中心意思。而在议论文中,则一般称作中心论点或基本论点。 (二)课题、论题 课题和论题是指文章写作中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前者一般指科学论文的研究对象,后者是指议论文的论证对象。课题或论题不同于主题,它们一般只概括反映文章的内容性质和基本范围,不体现作者的主要观点,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主题则是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是作者的见解,是主观性的东西。比如说某人研究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可以说是课题或论题,而他在文章中说柳宗元确立了山水游记的文学地位,这可能就是文章的主题了。 (三)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名称。它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旗帜和路标。其作用有如下三个:一是可以暗示文章的体裁,二是引导读者去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探索文章的内在主题,三是可以画龙点睛,先给读者一个鲜明深刻的印象。 标题同主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有的直接点明主题,这样的标题一般是一个判断句,如鲁迅的《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三毛的《什么都快乐》; 2.有的用形象的手法间接暗示主题,这样的标题一般是一个名词,如贾平凹的《丑石》、臧克家的《炉火》、鲁迅的《无花的蔷薇》; 3.有的揭示内容的对象、范围和性质,如丰子恺的《爆炒米花》、王安忆的《关于家务》、冯骥才的《珍珠鸟》; 4.有的说明主题表达的体裁和方式,如冰心的《小品二章》、吴伯萧的《菜园小记》、钱学森的《论思维科学》; 5.有的标明主题的线索,如子敏的《听雨》、孙犁的《菜花》、张洁的《挖野菜》; 6.有的用设问句、感叹句表明主题的倾向,如毛泽东的《“友谊”还是侵略?》、陈晓兰的《年轻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办公楼空调系统的高效维护方案.docx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利用本地农村乡土资源助推美术教学的研究》研究报告.doc
- 市委党校物业管理服务总体方案.doc VIP
-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办法.pdf VIP
- 2024《盒马鲜生冷供应链物流成本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1000字.docx
- 机器视觉软件:Basler二次开发_(3).Basler相机驱动与SDK安装.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下册单元任务与人文主题 复习梳理.docx
- 2019年重庆市高职分类招生考试(中职类)药剂类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