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署山市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VIP

广东署山市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署山市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一级历史科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下列关于牛的评说中,不具有可能性的是。 A.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殷商时牛已经拉着犁给人耕地了 B.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 C.唐诗“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描写老牛田地耕作时的劳累 D.东汉时期,珠江流域使用牛耕 2.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原始自然崇拜 3.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 B.C. D.4.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5.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B.千耦其耘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6.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7.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这三幅图相对应的大致时期依次是 ? A.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南宋??? ??????? B.南宋、唐朝中后期、魏晋时期? C.魏晋时期、南宋、唐朝中后期??? ??????? D.南宋、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 8.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9.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10.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11.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 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12.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自耕农·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13.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 14.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 A.青瓷、粉彩瓷器??? B.粉彩瓷器、白瓷? C.青瓷、白瓷??? D.白瓷、青瓷 15.史书中关于“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中。 A.规模大,分工极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ingmingd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