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省新一期长江上中新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陕西省新一期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县茅坪沟项目区郑家沟小流域
初步设计报告
(报批稿)
陕西省**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二OO八年七月
郑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编制人员名单
核 定:
审 定:
审 查:
编 制:
制 图:
参加人员:
陕西省新一期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
**县茅坪沟项目区郑家沟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
前 言
郑家沟小流域位于茅坪沟项目区中部,属中低山地貌类型区。该流域交通便利,人口较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在该流域实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能够涵养水源,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当地人口环境容量,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根据陕西省水土保持局编写的《陕西省新一期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典型小流域初步设计编写大纲》中提出的有关要求,结合郑家沟小流域的具体情况,通过开展内外业工作,编制完成了该流域的初步设计。首先收集小流域的有关资料,如万分之一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以及流域内的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等资料;其次认真开展外业调查,以地形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工作底图,现场核对,并以同一地类确定若干图斑,查清现状,针对水土流失图斑现场提出规划意见;第三,整理外业调查资料、编制小流域初步设计。在编制过程中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技术手册》,《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等技术规范资料,优化布局了各项防治措施。通过对“生产用地”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高土地承载力,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快小流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通过对“生态用地”实施造林以及生态修复等措施,建设沼气池、节柴灶等项目,充分发挥大自然修复能力,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在编制过程中得到省、市业务部门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指导,在此表示感谢。由于水平有限,设计报告中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领导、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平。
1 基本情况
1.1自然条件
1.1.1流域概况
郑家沟小流域位于县城南部38km处的巴山镇镜内,介于东经106°08′43″至106°17′58″,北纬32°43′04″至32°46′02″之间。境内沟道密布,呈树枝状分布,郑家沟系嘉陵江二级支流,流域总面积36.51km2,水土流失面积17.27km2,占总面积的47.3%。流域地处我县南部山区,境内海拔高差悬殊,寺坪里海拔1895m,是流域内最高点,最低海拔高程800m,相对高差1095m。该流域属陕西省新一期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县茅坪沟项目区。
1.1.2地质、地貌
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影响,流域内断裂及褶皱构造发育,属中低山地貌类型。影响地表的地层岩性是变质岩,其中石灰岩分布广泛,占总面积的80%以上,其余零星分布有页岩、砂砾岩,流域内典型的地貌特征是沟道和山坡,兼有河谷阶地形成的小片谷坝区,坡积裙和洪积物特征显著。山脉多纬向,沟谷切割较深,沟壑纵横,由于地势高差悬殊,山大坡陡,坡面延伸较长,极易诱发水土流失。地面坡度组成见表1-1。
表1—1 郑家沟小流域地面坡度组成表 土 地 总面积 (hm2) 坡 度 组 成 <5° 5°-15° 15°-25° 25°-35° >35° 面积 (hm2) 占比例 (%) 面积 (hm2) 占比例 (%) 面积 (hm2) 占比例 (%) 面积 (hm2) 占比例 (%) 面积 (hm2) 占比例 (%) 3651.28 343.32 9.4 83.20 2.3 233.83 6.4 2622.15 71.8 368.78 10.1 1.1.3 土壤、植被
一、土壤
据《***县农业区划报告》,郑家沟小流域土壤类型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