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导论复习材料按章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材料按章节

第一章 绪论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力或者人为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环境影响 2、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地球承载力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范围下,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换进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在维持任意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 3、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 (1) 诞生:标志—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2)迅速发展:标志—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3)学科体系趋于成熟—标志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日程》 。 第二、三章复习要点 1、大地女神(Gaia)假说的观点 1)、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不断地、主动积极的对地球环境起着调节作用。 2)、正是上述调节作用是地球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而此稳定性的实现是基于Gaia系统内部生物的各个部分相互有序、协调的合作。 3)、强调只有把生物和环境看成一个整体才能真正了解地球。 4)、在地球进化系统中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物质环境,即强调生物对地球进化的作用和影响,气候和化学组成的调节是该进化系统的自发应变特性,进化本身是渐进和间断地结合。 2、大气圈 结构组成,根据海拔不同的分类,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 对流层:平均12km平流层:约12-50km中间层:约50-80km 热成层:80-800km逸散层:800km 3自然环境的功能: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食物链 :,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P53-54) 原则: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7绿色交通:采用低污染、合适都市环境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交通概念。 四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P63):总体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类发展过程与环境(P64),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和它的五要素(68) 五要素: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 环境问题的概念、原因和实质以及解决之道 概念(P69):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力或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环境影响。 原因(P70):原因可分为 原生环境问题 和 次生环境问题。 实质(P70):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是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造成的对生态系统平衡关系的破坏,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未能协调发展引起的问题,是人对自然规律的忽视和不尊重。 环境污染的概念、种类。 概念(P72):环境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使得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中,通过扩散、迁移和转化的过程,使整个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出现了不利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种类(P72):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由污染物引起的污染,还包括噪声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及光污染等由物理因素引起的污染。 八大公害事件的名称和原因(表格)与大气污染(P72) “八大公害事件”中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都与大气污染有关。而且,当今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加剧和酸雨,都是与大气污染直接相关的。 水污染以及水污染的种类(P76) 水环境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水环境的污染问题包括地表淡水污染、海洋污染及地下水污染。 7、环境背景值(P76) 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组成。 8、土壤污染(P78)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容纳的能力和土壤净化速度,从而引起土地正常功能遭到破坏或土壤肥力降低,并对土壤、植物和动物造成损害时的现象。 9、生态平衡与生态失衡的概念 (P81~82)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 当外界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即超过生态平衡阈值时,将使生态系统的结构破坏、功能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