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战前陕西棉花产销合作_0
抗战前陕西棉花产销合作
[摘 要]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实行统制 经济 和救济 农村 金融 的背景下,国民政府和各省政府、 社会 团体、银行机构以及一些大学在西北、华北、华中地区广泛开展了棉花产销合作运动,陕西棉花产销合作是其中办理较早、规模最大、成绩较好的地区。由于各方的努力,陕西棉花产销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棉花品种得到改良,棉田面积扩大,棉农因此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但棉花产销合作也存在诸多缺陷,面临许多困境,前景仍然十分艰难。
[关键词]陕西;棉花产销合作;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华农业合作贷款银团”
On the Cotton Producing and Selling Cooper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Before the Anti-Japanese War
Abstract: In the early 1930’s,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government implemented monopoly economy and relieving country finance, the government、social organization and banks launched cotton producing and selling cooperation in the Northwest 、the North and the middle of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 cooper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was earlier than others, it’s dimension was biggest and it’s achievement was the best among the cotton cooperatives in China. Thanks to the efforts of all the organizations, the cotton cooper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obtained some definite achievements, the cotton seeds improved and the acreage of cotton field enlarged. Thus, the farmers obtained definite benefits. But the cooperation had a lot of shortages and also faced serious difficulties, it’s foreground was still quite hard.
Key words: ShanXi province; cotton producing and selling cooperation;
the Shanghai commercial saving bank ;the Chinese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loan banks
棉花产销合作是抗战前 中国 农村合作运动中的一个突出现象,而陕西棉花产销合作又是其中办理较早、规模最大、成绩较好的地区,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迄今为止,尚无文章和专著论述,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讨,以深化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 研究 。
一 缘起与 发展
受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 影响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中国农村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其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农村金融枯竭和都市资金膨胀。为了解决银行资金出路和救济农村破产,在各级政府的倡导下,银行资本纷纷向农村扩张,举办各种形式的农村贷款,通过合作组织向农村输入资金,陕西棉花产销合作运动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事例。
1931年李仪祉担任陕西省建设厅厅长后,鉴于陕西是中国重要的产棉地区,棉花对农家经济尤为重要,但是,由于棉花品种退化,不仅产量不丰,而且品质低劣,农户植棉收益每况愈下,于是决定扶植棉植业,并首先从改良棉花品种着手。是年,建设厅从中央大学郑州棉作实验场购买50担脱字棉棉种在陕西各县实验场繁殖。次年陕西省立农棉实验场等机构又购买120担,经过繁殖,良有成效,建设厅准备在陕西棉区大规模推广[1] (第9页)。1933年恰逢西北农工改进会拟在泾惠渠流域办理棉花生产运销合作社,经双方商洽,决定以即将成立的合作社所在区域为改良棉种推广模范区。
1930年冬华洋义赈会与陕西省政府联合,在陕西著名的产棉地区泾阳县修建泾惠渠,次年6月完成干渠,1932年泾惠渠基本凿成。泾惠渠的完工极大地改善了泾阳县棉花生产条件,这就是棉花产销合作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