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珠三角专业镇崛起之谜_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珠三角专业镇崛起之谜_1

解读珠三角专业镇崛起之谜 背景  说起珠三角的桑基鱼塘,不少人也许会记忆犹新:水光潋滟,桑绿蔗甜,粮丰鱼肥,让人领略到田园牧歌式的美景。  而如今,珠三角到处是高楼大厦,过去的一个个农业镇,现在成了专门生产某种 工业 产品的专业镇,环节紧构,配套成龙,宛如一个个大型 企业 。  随着一个个专业镇的崛起,人们从农业 社会 走了出来,从手工作坊中走了出来,走向工业文明,走向 网络 时代 。许多人住进了别墅、小洋房,开着私家车去管理自己的公司了。  珠三角专业镇正以自己的魅力,推动和见证着社会的进步。   身家20亿专业镇大多出自珠三角  一镇生产一种或数种工业产品,产供销一条龙。这种专业镇在珠三角地区星罗棋布,大量出现。据2000年的统计,全省1556个市辖镇中, 经济 规模达20亿元的专业镇有125个。它们绝大多数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南海市有以铝型材为支柱产业的大沥镇、以小五金业为主业的金沙镇、制鞋业的平洲镇、玩具业的官窑镇、皮革业的罗村镇等。中山市有古镇灯饰、小榄五金、沙溪服装等。顺德市有伦教的木工机械、乐从家具等。东莞市的专业镇更是英姿勃发。虎门的服装、厚街的家具、大朗的毛织,以及石龙、石碣、清溪的 电子 制造业,樟木头、常平的房地产业等,都成为带动当地经济 发展 的龙头。  珠三角专业镇经过多年来的创业和发展,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在省内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大批生机蓬勃的专业镇,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县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对加快珠三角和我省城市化、 现代 化进程发挥重要作用。   专业镇崛起的三大必然  专业镇之所以大量诞生于珠三角,是由于这里有天时地理之便、还与人们的商品意识和传统习惯有关。  得邻近大城市之利  珠三角专业镇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重要的成因是,由于靠近大城市,许多大中型企业所需要的零配件通过外发给周边地区加工生产。这就使邻近广州、佛山的珠三角许多镇有了这种机会。由于这些镇的土地、劳动力成本较低,比大城市里专门从事零配件加工生产的企业具备优势和吸引力,因此也就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得三资企业涌入之利  改革开放后,大量外资外商进入珠三角,独资或全资办厂。这些”三资企业”一般都集中分布在一个区域内,并逐步建立起配套关系,从而带动了专业镇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例如,近些年来,国内外不少著名的电脑公司如IBM、惠普、方正等,纷纷到东莞办厂、设立研发和加工基地。该市的清溪镇,在一批生产 计算 机的台商大企业进入后,不少中小型的台商企业也陆续进入,在当地形成配套加工关系。据说, 目前 一台计算机95%以上的零配件和组装件都可以在该镇配齐。清溪,这个山区镇一跃成为电子专业镇。  得传统产业之利  不少专业镇是依托本地传统产业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南海的西樵纺织镇和佛山的石湾陶瓷,均属此例。这两个镇的产品在 历史 上享有盛名。他们充分利用原来的产业基础、当地资源和市场,把产业规模做大做强,使专业镇经济蒸蒸日上。  珠三角人们浓厚的商品意识,为专业镇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土壤。这里工商业历来发达,老百姓有句口头禅:“卖雪条也要当老板。”“改革开放初期,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大农业一部分的乡镇企业承包到户。政策一放开,顿时海阔天空。一时间,以家庭为单位,以家族为基础的中小企业竞相涌现。、  从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裂变,不断扩张,许多专业镇走的正是这条路。   专业镇做大做强的秘笈  珠三角许多专业镇刚起步时,是“夫妻店”、“兄弟档”,小作坊式。如今,许多企业脱颖而出,变成了现代化大型企业,创出大批名牌产品,它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南海市南庄镇的兴发铝型材厂,1984年创办时,只有25人、一台挤压机。但如今已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10亿元、资产总值30亿元的我国少数几家最大型铝型材企业之一,创出全省著名商标“兴发铝材”。谈起企业成功的经验时,只有小学毕业程度的厂长罗苏说:“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用人 问题 上,不搞家族制,不搞近亲繁殖。我的儿子和女儿都曾在兴发工作过,但我很快就把他们打发走了。”这家企业还大力引进人才。目前,已有院士1名、博士1名、 研究 员2名、硕士1名、有高级职称的6名、中级职称的28名。  如今,专业镇成了人才的聚集地。东莞石碣镇170多家民营电子企业,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有45人,中级技术职称的有130人,初级技术职称的有414人,大专生、本科生近300人。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珠三角许多专业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库”相连接,实现“远程设计”、“远程技术支持”等,在人才、技术、信息的利用方面进入“快速通道”。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