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功能气体的制取及性质系列实验演示器的开发与应用
多功能气体的制取和性质系列实验演示器的(1)取直径分别为2.1cm和1.9cm,长度分别为13cm、23.5cm的两段铁管套在一起。(如图1所示)
(2)升降设计
取拉杆伸缩套锁(如图2所示),将两段铁管套在一起,制成一个可升降的铁架(如图3所示),以便随时调节发生装置的高度。
(3)倾斜度与方向设计
将里面钢管的上端穿孔拧上螺丝,孔内插入铁夹,通过螺丝的调节不仅可以随时调节铁夹的倾斜度,还可以调节铁夹的方向。(如图4所示)
2.2演示平台设计
(1)取一块30厘米×60厘米大小的木板,在木板左边旋孔,孔的大小刚好可插入铁管,一共10个孔,分成两排(如图5),这样不仅可调节发生装置的横向距离,也可调节发生装置的纵向距离。
(2)“固固反应”、“固液反应”两装置融合的设计
将铁夹放入演示平台左边的孔中制成发生装置,不固定,这样通过铁夹的旋转实现两种发生装置的有机融合。(“固固反应”如图6所示,“固液反应”如图7、8所示)
(3)氧化还原反应的设计(如图9所示)
(4)验证装置的设计
在木板的的右边用可升降的铁杆制成验证装置(如图10、11所示),升起为架(如图12所示),可用试管连接成连续的验证及除杂装置(如图13所示),下放可为台,可用于用烧杯盛放液体的验证以及气体的收集(如图14所示)。
3.多功能气体的制取和性质系列实验演示器的设计应用
3.1“固固反应,反应需加热”类型气体制取及性质验证的应用
将铁夹横插并且稍微倾斜(目的是为了让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将铁管插在下边一排的圆孔上,可用于“固固反应,反应需加热”类型气体制取和性质验证,例如高锰酸钾制氧气、氯酸钾制氧气等,将右边装置下放,可在台上进行氧气的收集和验证;如果将试管换成玻璃弯管,把酒精灯换成酒精喷灯,也可用于木炭和氧化铜的反应。(如图15所示)
3.2“固液反应,反应不需加热”类型气体制取及性质验证的应用
将铁管向右旋转,用螺丝调节铁夹,夹持住直立的做反应容器的试管(如图16所示),或者直接撤去铁管,在验证支架的左边放上锥形瓶、广口瓶、启普发生器等(如图17所示)又可适用于初中化学中“固液反应,反应不需加热”类型气体的制取和验证,例如双氧水制氧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氢气等,并且可连续验证气体的性质,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石蕊反应、与石灰水反应等。
3.3氧化还原反应气体的性质验证及生成物的验证、除杂、尾气处理
在左边的孔中插上两只将铁夹竖插的铁管,并且在铁夹上夹上玻璃管(如图18所示),就能做氢气和氧化铜反应、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等实验的反应和生成物验证及除杂、尾气处理,如果将氧化铜粉换成氧化铜片的话,还可用于木炭和氧化铜的反应。
4.仪器创新的意义
1.利用木板作为演示平台,将综合性实验移到这个展示平台中来进行展示,提高了实验的可观察性和有效性。
2.通过自制的可升降的铁架(带可通过旋转便可调节方向的铁夹),将初中化学中“固固反应,反应需加热”类型和“固液反应,反应不需加热”类型的两种装置有机融合在了一起,解决了初中阶段化学学习中整个的综合实验所用的仪器多,会使学生眼花缭乱,从而会冲淡学生知识掌握的缺点。
3.通过可升降的连续验证装置(升起为架,下放可作台),将有关气体的性质验证、除杂、尾气处理于一体,缩短了实验时间,降低了操作难度和对仪器的要求,使实验的学习变得简便快捷,而且效果更加理想。
4.该演示器集集初中化学教材中多种气体的制法、性质验证及除杂于一体,仪器简便、美观,操作连续、简单,原理通俗、易懂,节省药品、时间,极大地培养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5.教学成效
通过使用这套教具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它有效的帮助了学生建立直观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综合思维,并且在教具制作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提出问题,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不但使知识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还容易激发学生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