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名着百部—(第65卷)书谱.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传世名着百部—(第65卷)书谱.pdf

zfs_liumiao 第 1/32页 08/15/2010 zfs_liumiao 第 2/32页 08/15/2010 zfs_liumiao 第 3/32页 08/15/2010 zfs_liumiao 第 4/32页 08/15/2010 zfs_liumiao 第 5/32页 08/15/2010 书谱 (唐)孙过庭 简介 1:《书谱》,常指香港书谱出版社出版的著名杂志,与唐朝孙 过庭的书法理论专著同名。香港书谱出版社原由华侨领袖梁披云 先生偕同好李秉仁、吴羊璧创办于 1974 年,出版《书谱》双月 刊,这是一份具高品味的书法专业期刊,曾经发行 20 多个国家 与地区,有世界影响。停刊于 1989 年。 2008 年春,该刊由香港 著名文化人、梁披云的高足张培元先生领衔、率领其弟子及乡贤 倾力复刊。张培元提出了“以为人之道,成书谱之学”的理念, 以光大梁披云“弘扬书学,嘉惠书林”的精神为己任,将《书谱》 杂志由双月刊改为季刊,在加大学术内涵的同时,加强了与当代 书坛的互动,并增栏目,将原来的 80 页扩容为 160 页,得到学 术界的普遍关注与赞誉。 在 2008 书画界网络投票盛 典中,《书谱》杂志名列前茅,昭示 出了经典的魅力和不朽人气。 2:墨迹本,《书谱》,唐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垂拱三年 (687), 草书,纸本。纵 27.2 厘米,横 898.24 厘米。每纸 16 至 18 行不等, zfs_liumiao 第 6/32页 08/15/2010 每行 8 至 12 字,共 351 行,3500 余字。衍文 70 余字,“汉末伯 英”下阙 30 字,“心不厌精”下阙 30 字。《书谱》在宋内府时尚 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后,现传世只上卷。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薛绍彭有刻本,可补今墨迹本所缺之文。 孙氏在数十年的书法实践中,认为汉唐以来论书者“多涉浮 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因撰《书谱》一卷,于运笔评 加阐述,故唐宋间亦称为《运笔论》。《书谱》真迹,流传有绪, 原藏宋内府,钤有“宣和”、“政和”。宋徽宗题签。后归孙承泽, 又归安岐,后归清内府,旧藏故宫博物院,现藏台湾,俗称真迹 本《书谱》。有影印本出版。《书谱》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 的书法论著,提出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 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是与他在书法理 论上的成就相统一的。 《书谱》对中国书法的影响 是非常巨大的,奠定了书法理论 的基本框架。其中提到反对写字如同绘画“巧涉丹青功亏翰墨”, 认为书法审美观念要“趋变适时”,所谓“质文三变,驰骛沿革, 物理常然”,反对把书法当作秘诀,择人而授的保守态度,认为 楷书和草书要融合交汇“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 翰札。” 《书谱》墨迹为一卷,历代均有摹刻本,真迹现在台湾故宫 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所藏宋拓《书谱》是上卷残本,摹刻精良, 且首行至第二行较墨迹多 17 字,可补墨迹之缺。原石早佚,该 zfs_liumiao 第 7/32页 08/15/2010 拓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