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_散文1.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_散文1

清单1:文章构件的一般作用 1.题目  ①写作对象;②文章体裁;③其它重要内容。 2.开头 ⑴开篇点题;⑵总领全文;⑶引出下文;⑷烘托渲染3.主体部分 ⑴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⑵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表明观点态度 4.结尾 ⑴卒章显志(点明……的中心),画龙点睛; ⑵总结全文,深化(强调、升华)中心; ⑶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呼应题目)。 清单2:人称选用的效果作用 清单3:常见表现手法与技巧 1.表达方式:叙述顺序、描写方法、抒情类型。 2.表现手法:悬念、铺垫、伏笔、烘托、渲染、 衬托、对比、象征、想像、联想 3.布局谋篇:线索选择、顺序选用、过渡照应、 伏笔铺垫、卒章显志、详略剪裁 4.语言辞格:  ⑴描绘类: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生动     形象  ⑵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强调突出  ⑶语气类:反问、设问——增强语气 特别注意:散文的反衬手法。 《生命的化妆》第1题: 1、(结构上)在文中与化妆师的见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内容上)反衬了化妆师的深刻; 2、(结构上)为后面化妆师的议论树立了一个批驳的靶子; 3、(结构上)引出化妆师关于“生命的化妆”的深刻论述,(内容上)从而点明了中心,升华了主题。 《幸福在每一秒的呼吸里》 请找出文中对老教授的动作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结构上:为下文出现的结果作铺垫, 内容上:更能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呼吸所带来的痛快和幸福。 《红房子》第2题 第七段:我想成为一个诗人。我想有一所房屋,也真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我想有妻室和孩子,后来也都有了,我要同人们谈话并影响他们,我也做了。可是每当一个愿望实现以后,很快就变成了不满足。但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我于是怀疑起写诗来了。我觉得房屋变狭窄。已经达到的目的,都谈不上是目的,每条路都是一条弯路,每次休憩都产生新的渴望。 《雪》 请分析文章第二段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戛然而止,空气清新如琼浆,天气文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答案: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描写生动形象, 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作者想象中的深山雪景图; 表达了作者既诧异又惊喜的情感。 除了对命数的敬畏外,对于自然界外在情绪上显示出的风水、阳光、雨露,我都持抱敬畏之心。我向来在大自然力量面前采取了躲避、顺应的策略——我通常是一位旁观者,站在安全处,看风来风往潮起潮落。我在芦苇丛里欣赏到随风俯仰舒展自如的美,这种姿态一直让我迷醉。我们是否都要像遮挡风沙的木麻黄那般伤痕累累?每个人的答案都是截然不同的,它窥探着我们隐秘的内心。很庆幸的是,我们居住的这个滨海城市,靠山而临水,风起而水涌,周而复始地让我们直接体验到生之规则,这不能不说是大自然有意的昭示与启迪。 1、通过语法分析明确句意:除了对命数的 敬畏外,对于自然界外在情绪上显示出的风水、阳光、雨露,我都持抱敬畏之心。 2、利用同义互解规律寻找对应语句 《怅对花魂》:作者认为昙花之“魂”是什么? 3、抓住关键词语揣摩分析。句中关键词语通常是动词、形容词,揣摩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可以快速把握句意。 4、联系主旨,揣摩并揭示语句的深层内涵 抓重点词语“魂”,“魂”即昙花的精神,也即“不理会周遭环境,在短暂的生命中,竭尽全力绽放全部的美丽。”   题型六:探究评价题解题思路 概括文章某一局部的内容要点。 《耕作的诗人》第2题: 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与地须臾不可分离”的。 划定设问区域、明确设问范围:局部?整体? 局部整体兼顾? “从哪些方面”推断答案在“整体,全文范围内找”。 答案:写作与日常劳作联系紧密,稿纸相当于田园。 在第二段中 身为贵族,却离不开土地;死在去往更遥远的土地的路上。 在倒数第二段中 在生活中投身到日常劳动中去,和土地上的一切打成一片,从中获得诗情与创造力。 在第五、六段中 分析概括题 《乡村》第1题: 文章写出了俄罗斯乡村怎样的特点? 划定设问区域、明确设问范围:局部?整体? 局部整体兼顾? 答案:在每一段描写俄罗斯景色的段落中找形容词,也有可能在一些总结性段落中找。 答案:富庶、安宁、丰饶、宁静、美满、自由自在。 答案居然在倒数第二段。(这是个总结性的段落)。 题型六:探究评价题解题思路 2.答题步骤 ⑴审读题目,明确方向 ⑵紧扣文本,寻找解释 ⑶联系实际,发表见解 适当联系,寻找文本和生活的契合点。 ⑷确定要点,规范答题 3.答题模式: 亮观点→扣文本→联实际→做结论 题型六:探究评价题解题思路 亮观点→扣文本→联实际→做结论 《柔软》第3题:有人认为作者表达的情感是消沉的,你同意这种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