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4神经元信号转导选编
* * * * * * * * * * * 突触前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 代谢型受体结合,通过第二信使、第三信使引发相应的生物学反应,或者 离子通道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电位的改变,将电信号传递下去 * What happens when action potential arrives at the pre-synaptic membrane ? 1 突触前过程 电信号 化学信号 * 1 动作电位使突触前膜去极化 1 Action potential Synaptic vesicle Post-synaptic cell Pre-synaptic cell Synaptic cleft * Voltage-gated Ca2+ channel Synaptic vesicle Action potential Post-synaptic cell Ca2+ 2 1 2 突触前膜去极化使电压门控的Ca2+通道开放,Ca2+内流 进入突触前膜 动作电位使突触前膜去极化 1 Pre-synaptic cell Synaptic cleft * Voltage-gated Ca2+ channel Ca2+ Ca2+ Docking protein 动作电位使突触前膜去极化 1 突触前膜去极化使电压门控的Ca2+通道开放,Ca2+内流 进入突触前膜 3 Ca2+进入使突触囊泡移动,与前膜结合后释放囊泡内的递质 3 2 Synaptic vesicle Action potential Post-synaptic cell Pre-synaptic cell Synaptic cleft 1 2 * Voltage-gated Ca2+ channel Ca2+ Ca2+ Docking protein Synaptic vesicle Action potential Post-synaptic cell Pre-synaptic cell Synaptic cleft 1 2 3 动作电位使突触前膜去极化 突触前膜去极化使电压门控的Ca2+通道开放,Ca2+内流 进入突触前膜 Ca2+进入使突触囊泡移动,与前膜融合后释放囊泡内的递质 Receptor 1 2 3 * Voltage-gated Ca2+ channel Ca2+ Ca2+ Docking protein Synaptic vesicle Action potential Post-synaptic cell Pre-synaptic cell Synaptic cleft 1 2 3 Receptor 动作电位使突触前膜去极化 突触前膜去极化使电压门控的Ca2+通道开放,Ca2+内流 进入突触前膜 Ca2+进入使突触囊泡移动,与前膜融合后释放囊泡内的递质 1 2 3 电信号 化学信号 * 在突触前,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引起递质释放 * What happens when neurotransmitters arrive at the post-synaptic membrane? 2 突触后过程 化学信号 电信号 化学信号 * Postsynaptic response * (1).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Receptors) 酶耦联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 离子型受体 代谢型受体 * 神经递质 腺苷酸 环化酶 cAMP敏感通道 K+、Ca2+ 离子通道 1) G蛋白耦联受体可以调节离子通道 A a GTP GDP ATP cAMP GTP * 2)离子型受体直接介导离子通道的开闭 离子型受体也称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 神经递质通过与通道蛋白某个位点的结合调节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受体只对其配体敏感,通常与离子通道相偶联,或者自身构成离子通道。 * 离子型受体的两个特点: 对离子的特异性 对调节的易感性 * 离子型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后介导的突触后反应可能是兴奋性的,也可以是抑制性的。Depends on: 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 * Neurotransmitter Receptor Postsynaptic response * 因此,在突触后化学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或电信号取决于神经递质和突触后的受体类型 代谢型受体 离子型受体 化学信号 电信号 突触前 突触后 神经递质 * Summary 突触前过程 递质的代谢 囊泡的循环 突触后过程 受体的效应 通道的开闭 * 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 膜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向膜内流动 * 接头前膜内囊泡移动、融合、破裂,囊泡中的ACh释放(量子释放) * ACh与膜上的N2受体结合, 受体蛋白分子构型改变 * 后膜对Na+、K+ (尤其是Na+)通透性↑ * 突触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们班四岁了(第一课时)》课件.pptx VIP
- 银屑病关节炎早期识别与诊治专家共识解读.docx VIP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系统健壮性分析课件.pptx VIP
- Power Up教材配套测试PU2期末测试卷答案.pdf VIP
- 农村公路病害识别图、日常巡查保养记录表、群众性养护日常保养常见问题与处治方式汇总.pdf VIP
- 2019医用输液泵和医用注射泵安全管理.docx VIP
- 儿童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方案(2026-2030年).docx
- 护理不良事件-课件.pptx VIP
-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变更情形及审查要求、适用简易程序的建设项目种类.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