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学家表精选.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学家表精选

时代 朝代 史学家 知人论世 代表作 卷数、篇数 体例 记述范围 史学地位 备注 先秦 春秋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4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春秋》 一万八千字 编年体 公元前722—公元前481 1.开创了私人撰史的风气,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促进了私人修史和私人论史,有利于史学的进步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2.《春秋》是中国编年体史书的雏形,对后世编年体史学形成和发展影响重大。 私撰 春秋 左丘明 左丘明(公元前502年-公元前422年),姓左,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也有说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 两汉 西汉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西汉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1.全面而系统地整理了西汉的典籍,保存了大量史料。 2.创立了校雠学,恢复了大量典籍的原貌,对后世图书整理启发很大。 私撰 西汉 刘歆刘歆,(约前50年-后23年),字子骏,西汉末年人书分为六略三十八种,著录603家,共13219卷 东汉 班固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 东汉 荀悦 荀悦(148~209),中国东汉末期政论家,史学家。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 两晋 西晋 陈寿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巴西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 东晋 干宝 干宝 (?~336),东晋文人,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 私撰 东晋 袁宏 袁宏(约328~约376),东晋文学家。字彦伯,小字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汉族,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东晋史学家,为《三国志注》作者。与裴骃、裴子野祖孙三代有史学三裴之称。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 (441~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 《宋书》在反映时代特点方面是很突出的。第一,创立家传的形式。第二,创《索虏传》以记北魏史事,正如北齐人魏收撰《魏书》以《岛夷传》记南朝史事一样。这是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在史学上的一种特殊的反映。第三,在类传中增立《孝义传》,提倡“孝行”、“孝廉”。这是魏晋统治者鼓吹“以孝治天下”的遗风。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 大沈庄(大沈刘庄)。全书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裴子野(469~530年),字几原,生于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卒于梁中大通二年(530年),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仕齐、梁两朝,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私撰 南朝 萧子显 487年--537年,字景阳,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朝史学家,文学家。 文字比较简洁,文笔流畅,叙事完备。列传的撰写,继承了班固《汉书》的类叙法,又借鉴沈约《宋书》的代叙法,能于一传中列述较多人物,避免人各一传不胜其繁的弊病。又书中各志及类传,除少数外,大都写有序文,借以概括全篇内容,提示写作主旨。 魏收(507~572),字伯起,小字佛助,北齐钜鹿下曲阳人。 举凡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情况,书中都有较详尽的交待。其二十卷志尤有价值,从东汉初班固修《汉书》到唐初修《五代史志》近六百年间,《魏书》以外的各纪传体史书中或根本没有书志部分,或虽有书志,但缺少刑法、食货等重要内容,《魏书》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食货志》对于北魏的均田制有详细记述,为后人研究北魏的土地制度,提供了可贵的材料。《释老志》是《魏书》首创,记载了佛道两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及其变革,对于佛教发展的记述尤详,可看作是一部中国佛教简史。姚思廉(557—637),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吴兴(今浙江)人,唐朝初期史学。 它叙梁朝史事在内容上比较全面。文字简练。它的史论除一般评论人物的功过、长短之外,往往还顾及到对于社会风气和时代特点的概括。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 房玄龄,(578年~648年),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汉族,代齐州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南马坊村人 《隋书》 共85卷、5本纪、30志、50列传 纪传体 581—61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