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网络新词成因
浅析网络新词的成因
网络新词是一种新出现的语言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客观条件的制约,二是主观心理使然。? 一、客观因素? (一)输入法的不完善而形成的网络新词? 网民早期使用汉字输入法中的全拼、智能拼音、五笔等打字时,最先出现的往往不是自己所需要的字词,而是同音字词。如:网民想输入“版主”这个词时,词条中首先出现的却是“斑竹”这个词,网民出于省时省事的考虑,在对方领会大概意思的情况下就“将错就错”,把“版主”写成“斑竹”了。时间久了,很多人就接受并运用了这种“错误”的词语,网络新词便逐渐形成了。类似的词语还有:用“幽香”代替“邮箱”,用“青筋”代替“请进”,用“驴友”代替“旅友”,用“点心局”代替“电信局”,用“主页”代替“竹叶”等。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同音替代”现象。当这种现象广泛传播时,就加快了网络新词的普及。? (二)网络沟通的时效性而形成的网络新词? 在早期的网络论坛(BBS)和用QQ聊天时,如果文字输入太慢,就会跟不上别人交流的节奏, 别人就没有耐心等待你。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约上网时间,主要是为了节约上网费用(网络最初在中国流行时,一小时的费用是几元甚至是十几元),网民们不得不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此时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一批网络新词。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音造字”。如:酱紫(这样子)、酿紫(那样子)、孔(窟窿)等词语。这很类似于古汉语中的兼词现象。“网络兼词”由于两个字的快读而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二是“单字独用”。如汗、倒、晕等词,单独使用时表示尴尬、无奈、无语之意,简洁至极。三是“缩略语”现象。(l) 缩写汉语拼音。如:JJ (姐姐)、DD(弟弟)、PF-PF(佩服佩服)、LG(老公)、PLMM(漂亮美眉)、BXCM(冰雪聪明)、LP(老婆,有时也指个人的心爱之物)。(2)简写英语单词。如:BBL - Be back later(稍后回来)、CUL -See you later(下次再会)、BF- Boy Friend(男朋友)、BTW- by the way(顺便说一句)、CU- see you (再见)、IC- I see (我明白了或我知道了)。 (三)为了弥补网络交际的自身缺陷而形成的网络符号语言? 网络交际有着自身的不足,姿势、表情、声音等非交际手段的缺失,影响了传播信息的准确性。为了弥补这种交流的缺陷,网友们就用键盘上的简单符号来模拟人们的基本表情,把体态语运用到了网络语言中来模拟现实交际,形成了一批网络符号语言。如:“:P”(吐舌头),“:D”(开口大笑),“T _T”(流泪), “:-)”(笑脸),“:-”(嘴巴和眉毛都竖起来了,快要气炸了),“^_^”(眯着眼睛笑),“ : 一 ”(邪恶戏谑的嘴脸),“ 、 一 )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四)由于汉字的表意性而形成的网络新词? 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具有见字知意的特点,视觉效果特别好。网民根据汉字的这一优势,创造了一批网络新词。例如:用“美眉”指代漂亮女生,就特别形象。古人称“女子美在眉”,用“眉”来代指美女。现在网络中用“美眉”指代年轻漂亮的女孩, 表现力非常强。再如:“囧”字原意为谷仓,由于字体与哭脸相似,汉字的表意性使他具有了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网络意思。? 二、主观因素? 网民中年轻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他们中的大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知识水平较高,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具有很强的创造力。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把自己的各种想法都运用到了网络中,从而创造了一批网络新词。? (一)追逐时尚的心理形成的网络新词? 1.英汉并用? 有一批外语基础比较好的网民,为了追逐语言时尚,常常英汉合用,创造出了两种语言共存的表达形式。如:“我服了你”改写为“I服了U”;“一往情深”改写为“ E网情深”;用“郁闷 ing”表示现在心情不好。? 2.词类活用? 网络中名词活用做动词的现象最为常见。如:记得“伊妹儿”我,你“雅虎”了吗,“视频一下”。“伊妹儿”、“雅虎”、“视频”都是名词,却做了句子的谓语。也有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情况。如:澳大利亚政府网站被“黑”。这句话中的“黑”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是袭击的意思。? 3.借用方言词语? 借用方言形成的网络新词有两类情况:一类是为了和方言区的人拉近距离,表示关系亲近而形成的(这一类方言以东南沿海为主)。如:“雷人”一词,原出于江浙一带,“雷人”本指由于打雷、放电而使人受到惊吓或震动,网络中用“雷人”表示说话、做事出乎意料,不同一般的人。另一类是认为方言词语比较有意思,故意模仿而形成的。如:“忽悠”一词源于东北,本义指“不择手段坑蒙拐骗”,但是与“诈骗”一词比较起来,它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8-1中断基本概念.ppt
-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男主人公.doc
- 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性格.doc
- 7音阶的发音经典模板.ppt
- 8-3向量值函数在定向曲线上积分.ppt
- 7我不是最微小 1.ppt
- 浅析〔诗经〕中的孝文化.doc
- 浅析〔追忆似水年华〕.doc
- 8-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ppt
- 8-2用进展观点看问题.ppt
- 食品饮料深度研究:破局与重构:中国软饮行业的发展新纪元.pdf
- AI智慧校园建设综合解决方案(45页PPT).pptx
- App浪潮下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监管解决方案(33页PPT).pptx
- K3WISE智能制造解决方案(39页PPT).pptx
- 122工业互联网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294页PPT).pptx
- PeopleSoft概述组织架构和人事管理(124页PPT).ppt
- 72智慧工业园区环境监测一体化解决方案(53页PPT).ppt
- AWS数据湖和大数据服务介绍(45页PPT).pptx
- 城市规建管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43页PPT).pptx
- 96科技园区规划设计方案智慧科技园规划设计方案(43页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