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藩之乱失败的原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三藩之乱失败的原因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论文 浅谈三籓之乱 系 部:政治与教育科学学院 专 业:综合文科教育 班 级:历史1302班 学 号:12950134107 学生姓名:墨天阳 指导老师:兰运跃 职 称:教授 2016年4月22号 浅谈三籓之乱失败的原因 “摘要” 康熙十二年(即公元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因为年老,向朝廷请示回辽东养老。同时奏请令其子袭封王爵,继续驻守广东。康熙帝见撤藩时机已到,准许尚可喜全藩撤离,并以广东已经平为由命其所属官兵们留广州府。改由广东提督管辖,康熙的这一撤藩决定极大震惊了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终于酿成长达八年的三藩之乱。 “关键词”:三藩 吴三桂 康熙 所谓“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继茂和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后由耿精忠承袭,他们于顺治年间被派驻云南,广东,福建三地,在清军南下期间他们对于击败农民军和南明政权做出过下少的贡献。但是他们的权势也随之恶性膨胀,拥兵自重,跋扈异常,为害一方。“三藩”中,吴三桂势力最大,十分骄横,独自为政不把朝廷放在眼里。顺治时,江南民心不服,南明势力时起时伏,清廷不得不以“三藩”作屏障,康熙亲政后,南明势力已被消灭多时,满汉的民族矛盾也日趋缓和。当然不能坐视三藩割据称大危害国家的统一。 一.三藩之乱失败的经过 1673年,康熙诏准尚可喜告老还乡,却不准其子承袭王位,这一下子触到了三藩的痛处。吴三桂,耿精忠都上表提出撤藩申请。想试探朝廷的态度,康熙在与朝中大臣商议时,许多人都说是吴三桂等人是假意撤藩,不能批准,否则他们就要造反,康熙认为吴三桂早已经有谋反之心。撤藩他要反,不撤藩他迟早也要反。不如先发制人,于是力排众议,果断的提出批准撤藩。从中就体现出康熙的英勇果断,年少有为的康熙对三藩之乱平定不是全靠运气的。有很大的原因是年少的康熙自己的能力。 吴三桂一见撤藩令,立即起兵叛乱,当时西南地区南明还有一定势力,民族矛盾还比较尖锐,吴三桂利用这种情绪,打出了反清复明的旗号。云南,贵州,湖南,四川,陝西等省纷纷响应,耿精忠,尚可喜儿子尚之信也先后起兵,声势浩大。三藩势力一下子推进到长江,占据了半个中国。吴三桂发动叛乱,不仅给清廷带来军事上的震动与失利,而且在人心方面也带来了极大的变动、吴三桂反叛消息传到京城,北京一夜之间发生数起纵火事件。杨起龙还假称朱三太子发动起义,后来,察哈尔蒙古也发动了叛乱。这些都是年仅二十岁的康熙所面临的臣大压力。 三藩之乱历时八年,这场战乱虽然吴三桂等人力图披上民族色彩的外衣,但本质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分配权力的斗争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殊死斗争,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是清朝期的一件大事,三藩平定,康熙将军官吏选任大权收归中央原来各自独立的吴,耿,尚等部队,除吴部调往边境驻防外,其他均编入八旗。同时在福州,广州,荆州增设八旗驻防,广西,云南派驻绿营兵,清朝中央统治的集权得以集中和加强,清王朝真正完成了对中国大陆的统一,另外,三藩财产被没收归官充作军饷。并清除滇,粤,闽等地方积为清朝整顿边区,巩固疆城创造了条件,并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二.三藩之乱失败的原因 一、师出无名 他们不善利用民心,古人云:〝得民人·心者,得天下。百姓为水,君王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吴三桂起兵后自称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的檄文自称是为了复兴大明,但是无法抹去他原是明将,后食清禄,并且杀死永历皇帝这些黑点,得不到士大夫阶层的认可(其实主要是士大夫阶层,而不是《鹿鼎记》中描绘的普天之下所有老百姓都觉得他是大汉奸,老百姓大部分只管自己活得好不好)。起兵数月后就抛弃大明年号,自称周王,打碎了少数士大夫阶层对他的最后幻想。而且吴三人自大觉得自己实力可以夺得天下,打着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旗号。 二、缺乏远大的政治目标和众望所归政治威望高的领导人。而吴三桂在明叛明,在清背清,政治立场反复不定为世人所不认同。起兵之初号称复明,起兵后废明年号,自立为周王;兵力鼎盛时期幻想和清政府裂土求和,苟延残喘之际仓皇称帝。吴三桂自始至终都没有明确的目标,非常混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统帅都不知道自己起兵的最终目的,你让下面如何和你齐心协力?而耿精忠更不用说,自大傲慢目中无人。缺乏远大的政治目标。吴三桂在军事鼎盛时期,幻想与清廷“裂土议和,意图割据江南,甚至贿买五世达赖从中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