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鲁教版选修“永遇乐”课件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鲁教版选修“永遇乐”课件1

永遇乐 · 元宵 李清照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词风,把握本词的风格。 2、能从审美方向探讨词作的好处。 3、能体会对比手法使用的效果。 词风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清丽明快,宛转曲折。 其后期的词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欧阳修《六一诗话》“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 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至矣。” 评价  这首词不仅情感真切动人,语言也很质朴自然。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说:“易安居士,南渡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农,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后叠云:‘于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妙者难。山谷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从上面的分析看来,这个评语还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吴瞿安(梅)先生在《词学通论》中说:“大抵易安诸作,能疏俊而少沈着。即如《永遇乐》元宵词,人咸谓绝佳;此事感怀京洛,须有沉痛语方佳。词中如‘于今憔悴,风鬟雾鬓,怕向花间重去’,固是佳语,而上下文皆不称。上云‘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下云‘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皆太质率,明者自能辨之。”我们认为,吴氏对李清照这首词的评语是不够公允的。相反,作者在这首词的下片中,无论是用当年在汴京赏灯过节来作今昔对比也好,还是用今天的游人的欢乐来反衬自己的处境也好,都能更好地刻划出诗人当前的凄凉心情。真是语似平淡而实沉痛已极。 * * 永遇乐 元宵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一、介绍词风及背景 二、写作背景 1127年,金人灭宋,俘徽、钦二宗北去。 1129年8月,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又病卒。时金兵渡江南侵,李清照避乱流离于浙东西各地。1136年始回临安。这十年既遭到国破家亡之痛,又身受颠沛流离之苦,这就使得她后期的作品渗透了深沉的故国之思。 这种感情,在诗文中表达得比较直率,“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抔土”;在词中则表达得比较含蓄委婉。《永遇乐》便是其中颇负盛名的一首。 三、 朗读并讨论: 永遇乐 · 元宵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诗朋酒侣。 中州盛日,闺门无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诗朋酒侣。 (恰逢佳节,无心玩赏) 分析1、今日元宵节的景象如何?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 元宵佳节,融合天气 (客观欢快) 分析2、作者的情绪怎样? 人在何处 岂无风雨 (主观悲凉) 患难后漠然心态 四、词作分析:(上阙) 中州盛日,闺门无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汴京欢乐临安凄凉) 分析3、昔日的佳节景象如何? 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拈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 盛装畅游) 分析4、作者的情绪如何? 怕见夜间出去(伤感凄凉) 词作分析:(下阙) 这首词上片先写元夕景物,是佳节的“融和天气”,但是自己兴致不好,所以“酒朋诗侣”虽然以“香车宝马”来相召,但是自己辞谢了。下片换头处宕开(这是作词时惯用之法)。自“中州盛日”至“簇带争济楚”数句,追忆当年承平之时,汴京(“中州”即指汴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