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防治(学术论文).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防治(学术论文)

中老年常见病知识 人类的寿限 宏观上看 哺乳类动物的自然寿命是从胎生到性成熟期的8-10倍 哺乳动物生长发育期的5—7倍 微观来看,细胞生命的自然寿命天数 ,各国科学家计算均超过120年 结论:人类自然寿命不应低于120岁 老年人的划分标准 1956年,联合国以65岁作为老年起点 1982年,联合国在“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将老年年龄的界限定义为60岁 目前国际上通用标准是60岁或65岁 我国一般人认为50岁以上即为老年人 200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60岁以上的人口达10%或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达7%或以上 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亿,占10.41%,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6.96% 2000年末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疾病与老年人有个约定 易得病 病情复杂 易传变、恶化 老年人疾病的特征 1、症状的不典型性 2、患病的多样性 3、容易引发合并症 :合并肺炎就是老年人最常见的 ,被称为“临终性肺炎” 高血压基本知识 WHO规定,收缩压≥14OmmHg和/或舒张压≥9O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 (症状性高血压) 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无论男女,血压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 高血压病知识 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与精神情绪、饮食、吸烟、遗传、职业环境等有关) 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1.3亿以上 高血压前期:收120-139mmHg,或舒80-90mmHg 主张在高血压前期就积极预防干预 高血压的表现 头昏、眩晕、头痛、失眠、耳鸣、烦躁、精神不集中、易疲劳;手指麻木、肌肉酸痛等 脑、心、肾、视网膜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及相关症状 5%左右无自觉症状 (更危险) 高血压的危害(一) 脑、心、肾重要器官的损害 心功能损害:可发生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 脑血管意外的主要病因之一 肾脏损害:肾脏入球和出球小动脉痉挛、硬化、退变导致肾脏缺血、缺氧,肾实质纤维化,肾功能减退、尿毒症等 高血压的危害(二) 动脉粥样硬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尤其是冠状动脉硬化的发展 视网膜功能减退:血压长期升高使得视网膜动脉发生玻璃样变 防治高血压,保护心脑肾 保持心情舒畅,积极控制体重 低盐清淡膳食,适量运动 使用物理治疗保健方法 保证充足睡眠 冠心病基础知识 心脏的营养动脉:冠状动脉 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WHO 1979) 发病机理 固定性狭窄或阻塞(动脉粥样硬化) 动力性狭窄或阻塞(血管痉挛) 冠心病发病特点 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程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40岁开始,每增加10岁,冠心病的患病率增1倍 男性50岁,女性60岁以后,冠脉硬化发展迅速,心肌梗塞的危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大增大 ?发病率、死亡率高,称为“人类第一杀手” 冠心病的实质 心肌缺血、缺氧 原因是冠脉硬化:99%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 冠心病的表现 主要是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的表现 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或紧缩样疼痛,可向左肩、左臂、左手指内侧放射;或表现为头痛、牙痛、咽痛;或表现为上腹部胀痛或不适,有的仅表现为腿痛等 少数人无明显不适,体检时才发现 冠心病的防治 控制冠心病的关键在于预防 冠脉粥样硬化始于儿童期,故预防应从儿童开始(减重、戒烟) 控制血压、血脂、体重和戒烟能有效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避免饱餐,七八分饱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分激动 使用物理治疗保健方法,保正充足睡眠 中风简介 我国每年新发病120-150万人,死亡80-100万人,存活者中3/4以上残疾,5年内复发率高达41% 美国每年有50万人发病,其中15万人死亡。存活者中需要医疗照顾的20余万人 中风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是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一个病人,一家罪人” 中风的防治 发病根源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 避免大喜大悲,猝然动作 睡眠障碍是中风的重要诱因 物理因子治疗不但对中风后遗症有很好的疗效,对中风的预防更是不可替代 血脂基础知识 脂类包括脂肪(甘油三酯)和类脂(胆固醇、磷脂和糖脂等) 脂肪是储存能量的一种形式,主要存积于骨骼肌和肝脏 类脂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成分,分布于脑和神经及细胞膜上,约占体重的5%,变化不大,有“基本脂”之称 血脂常识 血脂即血液中脂类物质,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等 胆固醇和/或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称为高脂血症 甘油三脂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有对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β脂蛋白完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