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套卷8古诗夜泊水村.ppt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套卷8古诗夜泊水村

古诗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8、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9、诗的最后一联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5分) 8、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对比和用典。 诗人雄壮奋发的情怀与达官贵人的怯懦孱弱相对比。 绝大漠,表现了诗人虽两鬓萧然,又能像汉代的霍去病那样横绝大漠,奋战沙场,不让少年; 泣新亭,指朝廷衮衮诸公不能有所作为只能做新亭对泣。 衮衮诸公(成语):衮衮:相继不绝。旧指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们。 9、诗的最后一联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5分) 思考:此题怎样思考? 尾联写在一个夜晚,一个孤寂的老翁闲泊水村,听着新飞来的秋雁飞落在荒寒的水边的平地上声音的情景。(2分)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奈、寂寞和愤慨。(3分) 卷八文言文 文言文翻译 卷八(1)因行道路, 使人复乘势横暴,妻略妇女,欧击吏卒,所在怨毒。 趁着在道路上行走,派遣的人又倚仗权势,横行霸道,奸污霸占良家妇女,殴打官吏和役卒,所到之处,人人痛恨。 略、欧——通假: 文言文翻译 卷八(2)初除,过谒不疑,冀讽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笞徙朔方。 刚任职时,去拜访梁不疑,梁冀便暗示州郡官员寻别的事来陷害他们,把他们都处以剃光头发和鞭打的刑罚,充军到北方。 卷六文言文 卷六文言文翻译 (1)李孝义、张世以步骑数万薄城,阳称受诏招。规登城视壁,曰: 此诈也。 李孝义、张世带领步兵骑兵数万人逼近城下,假装称接受招安。陈规登上城楼观察敌人的营垒,说:“这是诈降。” 卷六文言文翻译 (2)时方剧暑,规谓锜毋多出军,第更队易器,以逸制劳,蔑不胜矣。 当时正赶上酷暑,陈规对刘琦说不要大量出兵迎战,只管变换队型和武器,以逸待劳,就没有不获胜的了。 变式训练 下列句子中彩色字的解释相同的两项: A.邹忌讽秦王纳谏 B. 冀讽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笞徙朔方 C.又讽众人共荐其子胤为河南尹 D.能讽书九千字以上者,乃得伪吏 蓝皮文言文(七)练习翻译 洛苑副使种世衡请賫三日粮直捣敌穴。 賫:持;带;送。 美迎击于野家店,追北至拓跋谷。 北:逃亡的军队 又城十一堡 城:建成 茶陵道中 萧立之 山深迷落日,一径窅无涯。老屋茅生菌,饥年竹有花。西来无道路,南去亦尘沙。独立苍茫外,吾生何处家。 【注】①南宋灭亡后,诗人归隐江西老家,这首诗就写于归家途中。②竹,六十年一花,花后则枯,以为荒年之兆。③窅:深远的样子。 8、这首诗首联,颔联以何角度写景?写景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9、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6分) 8、这首诗首联,颔联以何角度写景?写景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角度:远近结合。 首联写远景,丛山交叠,遮天蔽日,小径曲折,绵延无尽头。颔联写近景,屋子老旧破败,竹子开花结果实就枯死。(3分) 作用:使画面层次感,颇具表现力。为下半篇因景生情、最终逼出亡国遗民无家可归的主旨作渲染和铺垫。(2分) 9、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6分) (1)亡国之痛。 首句描绘图景黯淡,以对落日的迷茫表现对南宋灭完的无比疼惜。 (2)处境(生活)凄苦。 居住环境的破败(住)、饥年艰难(吃)、进退失据生死两难的困境(颈联) ,都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凄苦。 (3)孤独迷惘。 尾联以无处安身立命、前途迷茫的窘困现状表现孤独愁苦与惆怅迷惘。 * * *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