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述略(是二)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述略(二)
论文联盟www.LWLM.com编辑。四 中国 资本主义 的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
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895年到1913年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时期。据汪敬虞同志 统计 ,这十九年间,本国资本新开一万二千零二十九点七万元,平均每年增设二十八点九家,新设资本六百三十三点一万元。(《中国近代 工业 史资料》第二辑下册)一些主要行业的增长速度,年率达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不仅过去所未有,也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所谓苋金时代。不过,这是因为一些新兴行业如面粉、卷烟、 电力 、水泥等起点过低。就1894年以前已有发展的棉纺工业来说,按纺锭设备计,增长率为百分之六点三。这期间,官办企业的新 投资 不过二千零一十三点二万元,而商办企业达一万零一十六点五万元(官商保办企业按各半计)。这就改变了本国工业资本的面貌。在甲午战争以前,主要是清政府的投资。从这时期起,民间投资远超过政府投资,逐渐成为本国工业资本的主体。
这时期,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值得注意。它首先是受甲午战争的刺激,引起一个投资高潮。日本明治维新不过三十年,就打败了中国举国震动,设厂自救的呼声遍海内,并发动了戊戌变法,中国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府舞台。变法失败,但清政府不得不放松对民间兴办实业的控制,实行某些提倡 工商 业的措施。接着就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 民主 革命运动,终于导致清王朝的覆灭。所以,这时期 民族 工业的发展,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推动下出现的,它代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而以后的 历史 ,就不是这样了。
我们还应当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观察。在甲午战争的时代,无论从国际或国内条件来说,欲谋中国独立自强、挽救危亡,只能是发展资本主义;而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发展资本主义最好的办法,是任民间自营,走自由资本主义的道路。这是和后来,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情况有所不同的。因而,任何管制或垄断,都对 经济 发展有害。日本明治维新,最初也是由政府大力建设军工业和某些民用工业,但1880年以后,就将所有重要企业,包括一些军工业,廉价让售给民间经营,随即出现产业革命。从1884年到1890年的六年间,日本股分的资本增加十三倍。我国民间投资的力量,此时亦非太小。在1905年到1908年的设厂高潮中,每年新投资本在一千五百万元以上;在1903年至1910年的收回路权运动中,商办铁路公司林立,实收股款约六千万元。但受到清政府的掣肘和打击,所修铁路也大部被帝国主义和清政府兼并。
这时期的官僚资本,在工矿业方面无所建树,但因引进外债,单汉冶萍公司新增财产即不下四千八百万元。若将新投资本与原有投资合计,按资产净值意义估算,截至1913年,官僚本投资额约八千三百九十四点七万元,民族资本一万三千九百六十点九万元。 交通 运输 方面,官僚资本包括铁路、轮船、电信达六千九百三十二点八万元;民族资本包括铁路、轮船、电信达六千九百三十二点八万元;民族资本包括潮汕、新宁铁路和十二家轮船公司,合一千五百三十七点八万元。合计本国产业资本三万零三百八十六点二万元,比1894年增加八点五倍。
但是,若把中国的外国资本考虑进去,情况就不同了。原来在这个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时期,发展最快的并不是本国资本,而是外国资本。这是一个资本主义列强进入帝国主义的时代,是列强在中国争夺铁路权和矿权来瓜分中国的时期。它们由于甲午战争后正式取得设厂权,外国在中国的工业投资也激增了。汪敬虞同志统计,1895年到1913年,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十万元以上资本的工厂和全部矿场,共有一百三十六家,设立资本一万零三百一十五点三万元。(《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上册)若加同1894年原有投资,并按资产净值意义估计,投资额达一万八千三百四十九点四万元,仅略少于中国工矿业投资。而在交通运输业方面,则外国资本占绝对优势。到1911年,中国共有铁路八千九百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经营的和通过向清政计提供贷款 建筑 的占百分之八十五。各通商口岸包括长江航运的轮船吨位中,外商轮船亦几占百分之八十五。估计1913年外国在中国的航运、铁路投资达十万五千三百六十万元。(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 国的投资》,1955年版),这样,外国在中国的产业资本共达十二万三千七百零九点四万元,为本国资本的四倍。而在1894年,为一点五倍。本国资本的相对力量大为削弱,处境更加险恶了。其情况估计如表四。
表四 中国产业资本估计(1913年)
单位:万元
行业|合计|外国资本|本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
制造业|26,734.9*|11,353.7|15,381.2|3,631.5|11,749.7
矿业|13,970.1|6,995.7|6,974.4|4,763.2|2,211.2
铁路|100,828.2|96,000.0|4,
文档评论(0)